目前正在全面勘探B区,已经勘探发现12座砖室墓,同时对A区最大的墓M5的排水沟进行发掘,发现在墓道前方约25米处临近排水沟位置发现大量建筑废弃物,如筒瓦、瓦当、碎砖等,推测在墓道前方与排水沟之间应存在墓园建筑,可惜因近代取土,破坏严重。
为科学、准确获取考古信息,在七星堆六朝墓群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科技考古手段。利用RTK、无人机航拍技术、数码相机、三维扫描技术等对墓群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利用多图像摄影建模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生成的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剖面正射图等成果在考古线图绘制、现场成果展示及考古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利用老旧航拍片的比对,对墓群所在区域周边环境的变迁研究、对各发掘区的相互关系研究有了新的理解。依托这些科技考古手段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综合运用,使得发掘过程更高效、成果输出更快捷、成果展示更全面。
为了尽量不破坏墓葬,争取考古发掘“不新拆一块墓砖”,考古发掘过程中注重文物本体的保护,尽量沿用墓葬已经破坏的区域或盗洞作为考古发掘的入墓口,使得墓群保存了多处完整的封门墙,对墓葬的砌建工艺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遗迹
A、C区发掘出的六朝时期墓葬均为砖室墓,规模庞大、形制多样,有横前堂、券顶、穹窿顶等。在一处墓群中同时发现多种墓葬形制且墓葬规模庞大,在江西省属于首次发现,在全国同时期的墓群中亦属罕见。墓砖纹饰以网钱纹为主,亦见有兽面纹,部分墓砖上有铭文,如2018QXDM5墓砖上发现的“王”、“十”,2018QXDM3封门砖上的“周侯”,2018QXDM2甬道和后室发现的“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及“周中郎”,在2019THBM31内发现的“甘露元年”纪年铭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