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赣江七星堆六朝墓群考古发掘记(组图)

赣江七星堆六朝墓群考古发掘记(组图)

2020-05-12 12:29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仓井灶的组合

(二)七星堆六朝墓群A发掘区为江西地区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家族墓地,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世族墓园,为江西地方史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对江西六朝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七星堆六朝墓群A区为江西地区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周氏家族墓地,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世族墓园,墓葬布局和形制证实了因战乱而大批南迁的北人和本地土著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研究早期客家民系、研究南昌乃至江西地区的地方史志均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寻找六朝豫章郡(今南昌、赣江新区)提供了重要线索。江西六朝史研究一直处于若昧若明的状态,该墓群的发掘为江西六朝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对江西六朝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三) 七星堆六朝墓群既是六朝移民“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又是古豫章郡政治、经济、战略地位显著提高的历史见证。

六朝时期北方地区战乱频繁,长江以南相对安定,包括各种工匠在内的大批“北人”开始“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七星堆六朝墓群是“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

江西当时属江州,南昌、赣江新区当时属豫章郡,六朝时期江州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除了沿江屯兵、对抗北方政权的军事力量外,它还在南方政权内部的荆扬之争中处于制衡地位。江州既“雄踞一方”,又“拱卫建康(今南京)”,豫章郡(今南昌、赣江新区)作为其曾经的治所,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墓群的发掘也是古豫章郡政治、经济、战略地位显著提高的历史见证。

(四)七星堆六朝墓群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

孙吴时期正处在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最终形成的关键阶段,孙吴之后的南方政权一直与北方政权对峙,更加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航海经验的积累,六朝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展期。

七星堆六朝墓群主要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材料,墓群中出土遗物丰富,陶瓷器来源多元,窑口涉及湖南湘阴窑、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等,充分展示了孙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的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

同时,七星堆六朝墓群所处的江州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居中位置,扼守着进入岭南地区的门户,从岭南经驿道到广州出南海又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的交通要道。

作为水路与陆路交通之枢纽,七星堆六朝墓群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五)七星堆六朝墓群对研究六朝时期东亚文化交流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六朝时期中国文化向海东各国流传,当时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东南部的新罗和南部的百济三国都曾遣使与六朝通贡交往。三世纪时,日本群岛以今奈良为中心形成大和政权,进入古坟时代,古坟文化上承弥生文化,下启飞鸟文化,时间跨度从三世纪中期到七世纪,是日本古代文化史中的第一个文化繁荣期,正和中国的六朝时期相重合。这一时期日本经由其盟国百济接纳中国文化,《日本书纪》记载:倭王武时期,从百济引进了“陶部”、“鞍部”、“画部”、“锦部”等各种工匠,铜镜和制镜技术则是直接从中国输入。日本为学习中国的“衣冠之治”,还直接向南朝要求传艺,据《日本书纪》记载,日本曾多次向南朝求得织工和缝衣工,这些工匠的东渡使得日本服装出现较大变化。

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明进程在六朝时期中国的影响下有着质的飞跃,七星堆六朝墓群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也将以其丰富而详实的实物资料推动六朝时期东亚文化一体化的研究进程。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