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揭密曾国贵族墓地之谜(组图)

揭密曾国贵族墓地之谜(组图)

2020-05-13 08:56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

价值连城的政治联姻

周朝婚姻讲究“同姓不婚”,周天子是姬姓,曾侯作为周天子的旁支,也是姬姓,所以他们之间不能通婚;而楚国是芈姓,所以楚国与曾国是可以通婚的。春秋前期,楚国极力学习周礼,迫切需要与姬姓国家通婚。但当时楚国与广大诸侯为敌,大部分姬姓国家也不会与它通婚。曾国既然愿意与楚国通婚,关系应该不错。确定曾国就是随国之后,我们就能将曾国考古发现结合随国史料,“修补”出一段不为人知的周代历史。

如曾侯与钟所述,随国的始祖是“左右文武”的南公伯括,这个人物一般认为就是文献中的周初名臣南宫适,他与周天子是同一个祖先;大概周成王时,周天子为了抵御淮夷,将南宫适等一批宗亲贵族分封到汉水东北一带,其中南宫适的曾国实力最强,成为周朝在南方的屏障。曾侯终西周时代对周天子忠心耿耿,周朝的南方相对北方太平得多。然而随着春秋前期楚国的崛起,这样的局势终于改变了。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进攻随国,被随国大臣季梁看破战术而未能得逞;但随侯却宠幸奸臣少师,结果在两年之后的速杞之战中被楚军大败,之后随国被迫与楚国签订和约。不过,随侯却并未真心归附,还与郧国谋划楚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再次攻随,尽管当时楚王病逝军中,但大臣们秘不发丧,随侯不明就里,只能再次求和。公元前640年,随国再次背叛楚国,楚成王出兵又一次征服随国,随国才完全沦为楚国附庸,再也没有背叛。

尽管楚国灭国无数,但却偏偏留下随国在卧榻之侧。其首要原因,可能正是楚国需要一个可以通婚的邻居,而随国又尊崇周朝礼乐。在这样的情况下,随国社稷得以保留。之后楚穆王将第二个孩子,也就是长女芈加嫁给曾侯宝;而芈加的兄长,正是一代霸主楚庄王。正是因为有兄长的撑腰,所以芈加在随国的地位也非常尊贵,以女性口吻在芈加编钟上记录了长篇铭文,这在周代金文材料中是罕见的。

楚国对随国的庇护,后来居然也救了楚国。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入楚国都城,楚昭王逃奔随国,随侯顶住压力,没有交出楚王,楚昭王得以复国;公元前494年,随侯还参与昭王攻打蔡国。所以后来曾侯乙去世时,昭王之子惠王还铸钟随葬。战国初年曾国也有公主“曾姬无卹”嫁给楚声王,有一件她的“曾姬无卹壶”出土于楚幽王墓。出土最晚的曾侯丙墓已经到战国中期,而随国最后的灭亡,大概要到公元前278年的秦将白起席卷江汉。

总之,枣树林曾国贵族墓地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在是实至名归;它不但解决了长达四十年的“曾随之谜”问题,也为我们修补出了一段失落的先秦古国史。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