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于九百多年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创作于近五百年前的仇英《清明上河图》,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两图所描绘的场景、事物和风俗制度是历史真实的反映还是艺术的虚构?对两图中存在的疑惑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解读?原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通过爬梳考辨,查询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实迹,析义探微,集结成《张择端、仇英〈清明上河图〉释惑解读》(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北宋社会风俗画巨作,其后摹本、仿本、别体本和再创作本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明仇英《清明上河图》最为著称,摹本之多,难以计数,各《清明上河图》版本流传于国内及世界各地,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是罕见的。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中段 故宫博物院藏
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工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以来,经久不衰,发表论文和专著多达百余篇,取得颇有价值的成果。然而《清明上河图》图中仍有诸多问题未曾取得共识,对其内容的解读各抒己见。因此于《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解读仍存在着颇大空间,有待于继续探究。相比之下,仇英《清明上河图》之研究就显得薄弱。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仇英《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本,现藏辽宁博物馆),曾经发表过一些研究论文。然而2000年发现仇英《清明上河图》(吴荣光《辛丑销夏记》著录本,简称“辛丑本”)之后,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诸多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研究论文,并与2015年和2017年先后出版了《仇英模清明上河图鉴赏》和《大明古城苏州之繁华·仇英〈清明上河图〉(辛丑本)研究论文集》两部专集。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图进行了精细的艺术分析和缜密的资料考证,证明此图为仇英创作之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