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乃是当时新崛起的繁华都市,各地商帮纷纷前来,其中有广帮、京帮、扬帮、徽帮、苏帮商人,他们纷纷向任伯年订画,使之供不应求,可见当时的盛况。1886年任伯年47岁时,吴昌硕为任刻“画奴”大印,边款曰:“伯年先生画得奇趣,求者钟接,无片刻暇,改号‘画奴’,善自比也。”同时日本客商及书画家也专程前来求画,日本岡田篁所的《沪吴日记》就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从中可见海派书画社会运作的多方效应与多头触角。
值得一提的是:海派书画社会运作还具有现代性的拓展,即媒体宣传广告与出版画谱,如当时上海最大的新闻媒体报纸《申报》就时常刊登任伯年与其他名画家一起参加赈灾售画的广告。1887年仲秋,海上雅好书画的胡薇舟将自己所收任伯年百幅精品之作结集为《任伯年先生真迹画谱》出版,一时反响强烈,这是海派画家早期一次十分成功而颇有影响的出版活动。《画谱》请吴大澂题扉页,王子卿、俞曲园作序,规格极高。王子卿序曰:“胡君薇舟,侨寓沪滨,喜得任伯年手绘百页,持以见眎,凡人物、山水、花鸟、草虫,各具精妙,洵为后学津梁。”而清末大儒俞曲园则序云:“任君伯年所作画,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有古拙之意存其中,每观其笔迹,觉汉人陈敞刘白去人未远。薇舟得其画凡一百幅,刻之以永其传。余不知画,率题其端,世有识者,必以余为知言者也。”这一年任伯年仅48岁,他在上海已有了专门收他画作的藏家,而且从王子卿、俞曲园作序来看,对其评介甚高,可见他在海派书画艺苑的独领风骚。正是在社会运作的成功推广下,形成了一种互动效应,一些书画庄、书局见任伯年之画极具市场人气和商品价值,纷纷为其印刷画片发售,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
用3B铅笔画模特——海派文化艺术圈的开放风气
不仅吸纳欧化技法,如素描写生,外出用铅笔勾物直至画实体模特儿,而且学习近邻日本浮世绘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