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孙维国的中国画:重返生活与重新发现

孙维国的中国画:重返生活与重新发现

2020-06-10 12:25 文章来源:新浪  作者:徐恩存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孙维国以水墨人物画为术业专攻,目光聚焦在现实生活的绚丽画卷之上,并于其中撷取生活片断,在艺术表现中显现现实生活的日常诗意与时序场景。作为一名当代画家,学院学术的背景,使他获益匪浅,在多年的基础训练中,积累并成熟了他观察能力的敏锐和表现能力的娴熟,使他的作品在表现生活诗意的同时,还体现出源于现实生活特有的鲜活与生动。

孙维国这一代画家,是有着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与写生才能的,所以,他的创作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深入生活之中的深切感受与体验,他的以写生记录感人瞬间的人物和场景,以及整理加工后的艺术提炼与处理,都是令人称道的。这既是当代画家的共同特点,也是孙维国自我的艺术风格。

我们知道,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生命的形式,总是回应着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普遍属性,而且,每个人都有关于自己关注重点的侧面。事实上,有多少种艺术作品就有多少种对于生命形式的解读,有多少人的生活感受就有多少种理解。就绘画创作而言,更是如此。作品表明,孙维国的中国画作品,都是有感而发的,他认为,唯其如此,艺术创作才能表现出一种人生态度。同时,他也在平实无华的态度中申明了自己的艺术观——没有生活感受和体验的作品,必定是空洞无物的虚张声势。孙维国偏爱西藏风情题材,借以体现他的艺术观与美学观,希望借助高原、牧民、雪山、牦牛等载体,传达旷悍、粗放、雄健的生命气息。这里,可以看出,他的价值判断并非全凭借自己的好恶,而是从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出发,以此去适应作品多样与复杂的内涵,以避免自身的狭隘与偏见。

生活的启示,使孙维国作品始终富有感性生动的特点,始终在鲜活的气息中洋溢着生命形式的光彩,进而使作品焕发出郁勃的生机。画家在对生活细微的感受中,以及对平凡生活细节的发现中,敏锐地捕捉到富有人性意蕴与人情意味的情节与局部。譬如,《心语》中藏族阿妈与少女的神情与韵致,母爱与慈祥充溢在画面之中,令人感受到人性温暖;而在《祥音》中,宗教题材被画家生活化和大众化了,满脸沧桑的老喇嘛在倾听“祥音”,背景是飘逸的经幡,画面色彩浓郁,墨色厚重,线条粗壮,衬托着虔诚的喇嘛们的倾听与祈愿的神态与感受。画面中并无寺庙与经堂出现,画家运用的是暗示与隐喻手法,达到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作品整体浑然完整,厚重深沉,大气磅礴,给人强烈印象。

从一系列作品来看,孙维国的水墨人物画,重视线条的表现力,在线的书写中注重笔性、笔法的变化,并展示出用笔的丰富性和线的美感演绎的多样性,而且,在笔墨齐下中,使笔墨互为融合,以笔代墨、以墨用笔,既突出了用笔用线的写意结构特点,又在墨色氤氲中展示出独特韵致。画家在笔墨运用中又体现出对“宏大叙事”的史诗场面与众多人物关系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在有限空间中的节奏、韵律,为画面平添了内在张力与形式美感,使司空见惯的题材,在充满创意的艺术手法与艺术处理中,引人入胜,展示出辽阔的想象空间。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孙维国感受的是世界性艺术潮流的空前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状,他以理性的观察与梳理、选择和运用,补充和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特别对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诗意的表现与创意,乃是他用心灵反复咀嚼、感知和体验的结果,在感性之中锤炼生动的生命形式,赋予作品以视觉的美感和生动性,使鲜活的人性色泽与诗意覆盖了作品的形式、结构、节奏、韵律、笔墨与色彩,让人领悟到以人为主题的艺术的深刻隽永和魅力。

孙维国正当年富力强,生活积累与人生历练成为他不可多得的资源与财富,只要坚持下去,勤奋耕耘,相信他定会收获更加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