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采集一平方米壁画一般需要50到60张图像,一个壁面采集上千张,大型洞窟达到4万多张,而一个中型洞窟全部完成数字化采集工作需要3个月时间。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俞天秀介绍说,现在数字化的成果应用非常广泛,不仅运用到了考古测绘、美术临摹、保护、展览展示,还涉及网络文化弘扬等各种工作。
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档案,保护好洞窟文物的基础上,为了让敦煌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敦煌研究院加快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步伐,让数字资源和敦煌学研究不断接轨最新科技,通过一系列创新手段弘扬敦煌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自信。
“数字化不仅是保存的意义,从电脑屏幕上放大来看,比在洞窟里还要清楚,而且洞窟受光线影响,很多东西看不见,通过数字化就能够看得更清楚。”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目前除了“云游敦煌”之外,还有很多小程序,通过手机、网页等即可看到很丰富且分门别类的敦煌壁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