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黑、白、黄、红之上的银色)》 杰克逊·波洛克 油彩纸本 裱于画布 1948年
这一个时期,也是商业画廊大肆进入艺术领域并左右艺术家生涯的时期。人们希望看到新鲜的作品,杜尚暗含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怀疑一切教条,打破艺术的神圣地位,拉近艺术和日常的距离,被后来艺术家实践着,到了再无可试的地步。
艺术技法上似乎并没有进步,但是艺术家将科技、程序化的现代特征带入艺术之中,而呈现出欧普艺术、动力艺术等半机械化艺术品,比如展出的塔基斯的类似装置作品《音乐》。视觉与观念的结合,也产生了一系列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作品。展览在第一部分,也就是1970年以前的这一部分的结尾,非常自作聪明地穿插了书写这个章节——暗含东西方结合:赵无极、李应鲁、李禹焕、阿德南……
到此为止,进入另外一个展厅,也就是展览的第二部分,我们已经有些疲劳了。而好在,这一部分已经明显出现了媒介的变化:摄影、装置开始取代一幅幅的绘画,它们占据了空间,也让行程缩短。
1970年之后的作品呈现,风格变化和技巧变化都似乎没有议题变化快,随之而来媒体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登上舞台中央。似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就不能够再闷头创作,而只能对各种外部问题作出反馈和回应。也许作为注脚可以说明的是,西方艺术的中心地此时从巴黎已经转到了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