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雕塑走向何方?艺术家们在践行着不同的路数,以突破西方化雕塑传统的架构。这便意味着,作为本土化的艺术门类的中国雕塑这一门的创新,仍是植根于本土根基的,由此才能创作出“中国的”雕塑品,外来雕塑物的追随者之路也已走断了。
张羽雕塑《指印——注入泥土中的肉身之迹》
当代艺术家正在通过在雕塑艺术的边缘行走,实现着这种“突破雕塑边界”的新创。近日,应壹美美术馆之邀观看名为“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的最新的群展,看到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长桌系列》由1994块随手捏成的“泥塑”组成,如石林一般各具姿态地被摆在长桌之上,有的原泥上写着“3”这样的阿拉伯数字,标明“捏泥三下”而成,有的居然被捏了上千次之多而成型。由此,艺术家就把雕塑还原为一种工作进行时的过程,正如中国传统艺术本就注重“过程性”的生成那般,将身手的印记、力道的轻重与拿捏的缓急都注入到雕泥当中,从而让雕塑成为一种看似胚胎状实则已完成的“雕而未成”之状态。
在同一个展出场的艺术家张羽,虽然参展的作品仍是著名的“指印”系列,但是2017年我们同去台湾东海大学所做的那次“指印——注入泥土中的肉身之迹”大展,却通过对泥的独特拿捏,实现了一种从“泥性”“水性”到“土性”的升华。艺术家所采取的乃是一种既不“雕”之也不“塑”之的方式,就是捏泥巴与按泥巴,一整块原泥既不增也不减,最终成型后既可以原本呈现,也可以烧成陶块现身,从而保持了雕塑之土坯状态的样貌,这就重新排列了土、泥和水在雕塑艺术当中的配方与方位。
正如张羽自己陈述了创作的过程:“我的方式是,首先去掉具体的形象;其次放弃雕塑创作中的雕之减法之说,放弃塑之加法之言,放弃人之外的工具;再就是不翻模让主体人直接呈现在作品中。手持一块泥巴做到不增不减,不使用其他任何人以外的工具,只用手指特别是食指及拇指。就是说使用我自己的指印方法,用手指揉捏、摁、压及搓去感受泥巴的泥性、水性及土性,整个创作过程除去所有工艺,不加水洗,只是揉捏、摁、压和搓,一次性完成。在有意与无意、有常与无常、偶然与必然之间构成表达。赋予突围雕塑概念后的重新认知,以不是呈现是的所指……”
所谓“肉身成道” ,当代艺术家在新创的雕塑作品当中,通过身手与原泥之间的相互交融与边界模糊,秉承了“物我两忘”的中国美学传统,其重点并不在于最终形成了何种“造”“型” ,反而在于“拿”“捏”的整个动态过程,其中艺术家的身体的痕迹,就慢慢地“化”入到泥巴当中,正如书法就是运动的痕迹一样,雕泥上的林林总总的偶发痕迹,皆是这些艺术家肉身化入其中的痕迹。
这就是一种突破西方化雕塑的艺术新手法,也就是一种本土化的“雪泥鸿爪”般的创新方法,由此可以到中西方雕塑美学的深处进行反思。我甚至可以大胆地说,“雕塑”传统,并不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换一句话,更准确地说,把“雕”与“塑”合一的传统,并不是原发于东方的,而是西方艺术观念东渐之后的产物,“雕塑”可谓是结合了东西文化的结果。
“雕塑” ,原初并不是本土用语,这个词的诞生年份为1894年。如果说,“绘画”一词尚可在中国找到更早渊源,那么,“雕塑”一语则绝对就是“日本造” 。根据历史的考证,在明治二十七年的《京都美术协会》杂志第29期(10月号)上,曾影响中国美术史建构的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最早提出了“雕塑”这个新观念,而其核心便是—— “雕塑” = “减少的雕刻” +“捏成的塑造” 。
于是,“雕”与“塑”的共构,实际上就是减法与加法的合一。简单说来,雕乃是做减法的,在某种物质材料之上通过“减去”而得以成型;塑则是做加法的,通过某种物质材料的“加上”而得以塑造。早在1876年,日本就成立了以西方艺术教学为主的工部美术学校,并同时开设油画与雕刻专业。油画在西洋的高贵地位可与中国“文人画”乃至东亚类似的水墨艺术相媲美,但是与画家及其画匠相比,中国古代雕塑师的地位可谓低矣,哪怕是敦煌第45窟盛唐时期的塑像的“塑者”都是如此。请注意,建造龙门石窟的那些民间艺人才是“雕者” ,而敦煌唐窟的造像塑造者乃为“塑者” ,这就是“雕”“塑”之分!
雕塑合体,源于西学东渐的影响。亚洲艺术学会的神林恒道老会长曾当面向我描述过艺术、美术、绘画、建筑这类术语的日本形成史,他认为:雕塑之类的词都是日本人根据欧洲的意思,用汉字另造出来的,而今这些观念都无疑被全盘接受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美术学院建制中“国、油、版、雕”之分科一度形成定式,难以接纳更新的艺术类型。于是乎,在2001年最初策划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之时,当时我还在中国美协刊物《美术》杂志工作,记得那时最终就只能采取折中的方案,诸如以雕塑来整合“装置艺术”之类的新形式。
作为中国“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当然我更关心的是,如何“返本开新”地既找回又创生出中国本土的“雕”与“塑”的美学传统,这就要适度摆脱西方现代性的美学和艺术观念与践行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已经持续了百余年,今后任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实都是无法脱离全球语境的。当然,如今的创作可以既雕且塑,但是中国原本的传统却是有“雕”有“塑” 、“雕”“塑”分身。“雕”与“塑”的美学传统,毕竟是两条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