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首创于清代康熙朝,成品多半以“御制”款为标记,展现作品蕴含的皇家审美意趣。
据悉,“风格故事——康熙御制珐琅彩瓷特展”日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展出,展览通过一批原来收纳于紫禁城景阳宫的试绘品,重新观察康熙御制珐琅彩瓷从草创至发展成熟的转变,并以“皇家标记”“山花野菊”和“宫廷潮色”三个视角,建构康熙朝致力于研发画珐琅器的经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御制珐琅彩瓷中常见的小标记——蓝色菊花,是康熙出巡塞外认识的小菊花。康熙曾在蒋廷锡《野菊》轴题记“山花野菊喜清风,塞北烟光报岭枫”,从中能捕捉到皇帝将旅途记忆转换成御制风格的有趣轶事。
清 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花卉茶碗(局部)可见蓝色菊花标记
十八世纪的西方世界,正值启蒙思潮风起云涌的年代,追求科学和知识的风气,让艺术表现发生改变;在这波西潮冲击下,地处东方的大清帝国康熙(在位时间:1662-1722)终也在十七世纪末接见了来自法国,以“国王数学家”名义前来敲门的五位传教士。皇帝与传教士实际互动、交流的结果,直接、间接影响了皇家作坊的生产与创作,纵跨康雍乾三朝(1662-1795)的画珐琅工艺即是其中一项。
珐琅彩瓷系属画珐琅工艺下的一种,制作时是以瓷胎作为基底素材,再用各色珐琅料彩绘装饰纹样,经窑炉烘烤而成。因首创于康熙朝,成品多半以“御制”款为标记,在“御”字含有“天子的”意思下,特别能呼应制作背景中皇帝主导推动的成分,展现作品蕴含的帝王审美意趣。此次在台北故宫开展的“风格故事——康熙御制珐琅彩瓷特展”,整个展览从作品的风格特征着眼,包含作品的装饰技法、纹样与颜色,以“皇帝实验室的试作”和“御制风格”两个单元,思索康熙御制珐琅彩瓷从草创到发展成熟的转变。其中“皇帝实验室的试作”展出一批原来收纳于紫禁城景阳宫的试绘品,建构康熙致力于研发画珐琅器的经过;“御制风格”以“皇家标记”“山花野菊”和“宫廷潮色”三个视角,展现康熙御制珐琅彩瓷的风格特色,甚至发掘隐含其中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