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不断思辨的悉尼双年展(组图)

不断思辨的悉尼双年展(组图)

2020-08-24 11:16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   作者:陈烨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第22届悉尼双年展于3月14日在悉尼六处场地如期开幕,时值当下澳洲新冠确诊病例已超200例,悉尼受到旅游封锁和国家紧急预防措施的影响之前,媒体称其在疫情中“顽强”开放。而随着疫情恶化,开放仅十天的双年展便于24日紧急关闭,改为线上展览,通过Google Arts& Culture平台与国际观众见面。打开今届悉尼双年展的网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予以承认和纪念的文字,并引出双年展的主题:“NIRIN”,称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人们相互尊重,赋予我们所有人多样性的表达和思想能力。这是一届别具意义的双年展,不仅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导致的特殊状况,还因其出现了第一位澳大利亚原住民策展人布鲁克·安德鲁(Brook Andrew)而具有历史使命。主题“NIRIN”来自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语言,意为“边缘”,旨在以艺术家和原住民为主导,探索澳大利亚当地社区与全球网络的广泛联系。

芭芭拉·麦格雷迪,《姐妹女孩的造型》,狂欢节,2013年

本届悉尼双年展挑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艺术史、展览史,引起我们对艺术的思考。实际上,在悉尼双年展47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充满挑战性与思辨性,在进入本届双年展的议题之前,也许有必要回顾一下它进击的往昔。

悉尼双年展是澳大利亚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活动之一,与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三大国际艺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凭借其足够自由的艺术环境和独立批判的艺术品质在国际交流平台上占有独特的一席之位。说它自由,是因为悉尼双年展旨在鼓励个体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创新理念和突破性创意,打破了其他双年展以国家身份形式参加的模式,让艺术家的创作有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说它独立,是因为其注重策展理念以及民办官助的运营模式带来的独立于官方与市场的优势,从而使得艺术家们不受政府和市场约束,保有自身的前瞻性和学术性,是少有的艺术自由交流平台。而悉尼双年展的独特运营模式与其创办的历史息息相关。成立于1973年的悉尼双年展至今已经有47年历史,其前身是兰斯菲尔德艺术奖,该奖项是当时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奖,扶持了许多现在颇有名气的艺术家。其创办人弗朗哥·贝尔乔诺·内蒂斯受威尼斯双年展启发,创办了如今的悉尼双年展,而他的兰斯菲尔德公司便是双年展的创始合伙人,持续对双年展进行赞助。在民办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政府对双年展进行了赞助合作,随着双年展影响日渐扩大,政府合作的比例也相应上升,加上国际及相关文化基金的支持,官助比例已超一半。但总体而言,悉尼双年展始终是由私人赞助撑起的双年展,民办官助的同时不单建立起国际视野的交流平台,还具有深层次的公共文化意识,双年展及配套的公共交通免费对公众开放,这种开放态度实属难得。另一方面,民办官助的运营模式让双年展不受制于艺术市场,也摆脱政治意识和资本的捆绑,使其能独立地进行策展和始终秉持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宗旨,所以,可以说,悉尼双年展达到了某种艺术自由,其批判性和思辨性尤为突出。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