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准备展“围屋之变:各自为艺共同生活——参展艺术家联合个展”。
鱼与渔(装置) 应天齐
围屋青瓦石砖墙,中有水井储足粮。古时的客家人为躲避内地战乱迁徙至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建造客家围屋,聚族而居;如今,当这些隐匿时光深处的围屋在当代艺术家们的思考下放大演绎、并将通过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迈向国际舞台时,会使用怎样的中国话语?在8月18日于深圳国风艺术馆开幕的“围屋之变:各自为艺共同生活——参展艺术家联合个展”中,人们找到了答案。作为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准备展,本次展览呈现朱成、何多苓、应天齐、李向明、师进滇、顾雄、傅中望、叶放、李枪、焦兴涛、李川、安海峰12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由星河国风艺术馆主办,龙南市委、龙南市人民政府、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支持,重庆同门艺术中心、拾壹号线(深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展至9月3日。
早在1月12日,参展艺术家就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学家一道前往“世界围屋之都”江西龙南考察客家围屋建筑,并围绕“围屋之变——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主题展开创作和研讨,他们基于围屋和聚居生活方式,深挖这些遗存下的客家围屋的建筑营造、社区介入、空间重组及文化传承,提出了各自的保护与改造方案,同时把客家建筑文化与当代艺术相融合进行创作,最终该考察项目以高度契合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而获得双年展的入场券。
在准备展中,艺术家们站在“各自为艺共同生活”的角度体现“围屋之变” ,他们用装置、绘画、建筑模型、雕塑、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回应“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的主题。 “ ‘各自为艺’是12位参展艺术家通过集中展示自身创作脉络中的优秀代表作,从不同侧面呈现当代中国多元、丰富、精彩的艺术面貌; ‘共同生活’说的是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从龙南围屋建筑形制、工艺构造、生活习俗、历史信仰等方面触发灵感和想象,围绕共同主题创作作品。 ”四川美院教授、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林表示。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于今年举行的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也被延迟至明年。这期间,艺术家对展览主题也有了深入思考。“我们在龙南考察时还没有发生疫情,当时大家心里都存有这样的疑惑:客家先民因何把自己禁锢在围屋里,他们生活得好吗?尽管深入研究了其成因,但仍然没有切身体会。直到疫情暴发,人人被封闭在小区里,大家才幡然醒悟客家先民的生存智慧以及围屋和当下的关联。 ”深圳大学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应天齐说。他在得知双年展主题为“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时便意识到,这个“将”所说的是全世界共同具备的生活条件:飞机的便利、网络的速度、信息的流通……“现代化发展太快了,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一下子被扔进共同生活的环境里,但我认为人们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所以才有了国际间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我坚信‘共同生活’一定是人类前进的目标和最好结果。 ”他说。
因此应天齐在自己的威尼斯展览作品方案里打造了以龙南围屋中“燕翼围”为造型的玻璃鱼缸,在“天井”里蓄水养鱼。通过这件名为《鱼与渔》的装置,人们可以隔着玻璃或俯视天井看到鱼的共同生活。在未来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这个模型还会放大。“我将在隐蔽处放入摄像头,展墙上配有视频,好比我们在水中和它们共同生活一样,观察它们。同时每天定量放置鱼食,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投喂,此外还会搁上笔记本,让展厅人员每天记录鱼的状态,比如某天有哪只死掉,某天又有新的成员进来,再现人类在原始生存状态中的生存面貌。 ”应天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