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访道图》 谢时臣 纵184厘米 横81.5厘米 明中期 绢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吴门地区,师法沈周者,虽不如学文徵明者多,但谢时臣(1487—1567后)山水得沈周之意而稍变,发展沈周风格,笔势纵横,融合了浙派和董巨两种面目,形成自家风格。他的《蓬莱访道图》轴(原名《山水》),近两米高,淡设色,近于水墨画,题材为仙山论道,是当时浙派流行题材。画中前景中,靠左一棵古柏高耸入云,靠右一棵弯曲的古松盘于岩石之上,一条小河从树下蜿蜒奔淌,中景浮云横穿画面,云雾之后是入天的高山岩石和若隐若现的仙宫,作者营造了一片人间仙境。画作的中心是古树之下的仙人与高士。画面中共绘六人,访道高士与仙人对坐岩石之上,各持恭敬之势,仙人背后为两童子,高士有帝王相,身后守护的是一文一武两位侍臣。整个画面庄重、文雅,细节丰富。山石树木用笔松动,点染工整,人物用笔细腻流畅,尤其是右下方落款极为谦恭。画面施以青绿,浓淡相宜,为画面增添贵气。此作品题材与黄帝崆峒问道的典故也十分相像,传说黄帝曾摆脱天下的俗务到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养身长寿之道。
谢时臣以善画巨幅名世。此一巨轴可为谢时臣壮年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