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民间书法乃匠人之作,不值一提,也有人提出民间书法的作者身份地位不高,不应引起重视,当然这些观点有些偏执,民间书法中也有精华的东西,如果以讹传讹,必然不利于良好书法生态的形成。
民间书法在古代产生过重大影响,汉隶的出现与“正名”,摩崖石刻的雄浑,楼兰汉简的苍涩,《瘗鹤铭》的价值发现,唐宋《敦煌写经》的掘发,清代碑学的兴起,这些都离不开民间书法的功劳。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回忆其习书经历时说道:“吾十一龄,侍先祖教授公。于连州官舍,含饴袴枣,暇辄弄笔。先祖始教以临《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之颇严。”
在晚清时期,康有为还能静下心来临习《乐毅论》及欧、赵书,可见当时国人对书法的重视程度,然而,今天大多数人很难有这样的习书经历。
当今,书法艺术已跨入一个重大历史变革期,西方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科技革命对文艺的挑战、国人自由与民主程度的提高、新式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等因素,使书法根深蒂固的地位发生动摇。大多数国人不习书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民间书法边缘化,但这种现状并非人们本愿,而是有很深的历史因缘。
民间书法边缘化之因由
自清以来民间书法逐渐被边缘化,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一是1905年清廷废科举,书法科目不是知识分子考取仕途的刚需,动摇了民间书法的生存根基。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毛笔作为一种实用书写工具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来水笔”书写工具。此后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书写工具相继出现,书写工具的更迭使民间书法渐渐失去其生存的土壤。三是当代科技革命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以及各种文字输入法、语音识别软件的普遍应用,使现代人使用毛笔甚至硬笔作为文字书写工具的机率减少。因此,民间书法已脱离了其赖以生存的政治背景、文化氛围和科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