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设在都城的官仓之所以被称为皇家粮仓,一方面是因为供应了皇室、王公、文武百官的俸禄及军队粮饷;另一方面,也用于平抑粮价、放赈或设粥棚救济京城以及附近州县的灾民,以安定民心。因为这些官仓建于天子脚下,自然更多了一层皇家的意味,因而也就有了“皇家粮仓”的尊称。
因为京通粮储关系到京师的食粮供给和社会安危,所以一直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他们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并在东城裱褙胡同设立了总督仓场公署,由总督太监、户部尚书或侍郎等专门负责管理粮仓事务。京通二仓的粮储一直是国家财政状况变化的指示器,比如明代中叶以前,国家财政稳定,京通粮储也充盈;后来国家财政状况逐渐恶化,粮储也日益匮乏;到了明朝末年,京通粮储更是入不敷出,以致无力利用粜米来平抑粮价,也无力赈济受灾饥民。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的统治也是岌岌可危了。
清代仍旧沿袭元明两代的漕运制度,每年从南方各省征收米、麦、豆等粮食漕运到京城。那个时候卸粮的码头在东城东便门外大通桥附近。康熙时,复浚了护城河,这样运粮船可以沿着内城东侧的护城河,直接水运到东直门、朝阳门一带的南新仓、兴平仓、禄米仓、旧太仓了,大大方便了漕粮的运输。
清代京城规模不断扩大,原先明代的7座官仓又不够用了,因而在清乾隆年间,东城又扩建和增建了万安仓、太平仓、裕丰仓、储济仓、本裕仓和丰益仓六座官仓,所有这些粮仓统称为“京城十三仓”。再加上通州的中、西二座官仓,总共是15仓。可以说,正是这些粮仓把北京城喂养长大的。
清代北京的粮仓是封建社会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不论在规模上、技术上,还是在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可以说,北京的粮仓是中国最原始的物理性的生态建筑,体现了古人在建造生态建筑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