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探究中国考古学中的中国气派(组图)

探究中国考古学中的中国气派(组图)

2020-10-13 10:30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卜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殷墟出土的刻有长篇记事卜辞的甲骨 李韵摄/光明图片

2、基础理论形成中国特色

考古学是通过物质遗存研究逝去历史的学问,是通过地下宝藏探索未知世界的学科。用科学方法揭示古代遗存的面貌与特征,用科学手段提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用科学理论和假说认识其社会意义是考古学的历史任务与光荣使命。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学的发现永远是第一位的,是前提也是基础。田野考古发掘质量永远制约研究水平,因之,它自然成为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理论,是考古学研究与考古教育的根基。

蓦然回首,考古已然不在原来处。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之时,世界考古水平也不过是按深度计算,当时的中国处在模仿学习的阶段。唯少数学者“动手动脚找东西”,只几个地点稀稀落落有发现。谁能想见她的未来竟然是后发先至惊艳时光,谁能看到她的前途竟然是曲径通幽,光明灿烂!

中国智慧无比强大,从西阴村到安阳,从后岗到西安,中国田野考古经过几次跨越就从按深度记、按文化层记,发展到按堆积单位顺序记的考古层位学。而后,对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谱系格局研究均形成独特体系,对古代遗址分类保护更加规范系统,归纳总结出发掘、整理、研究、展示一整套理论方法,形成中国特色。中国考古学基础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完善、特色鲜明、进步巨大的事实,有目共睹,不可否认。

然而必须认识到,广阔天地里热火朝天的田野考古发掘,只是考古学获取资料的开始。不论基础理论多么扎实和深厚,也不能代替考古殿堂的辉煌整体,单凭考古人的肉眼凡胎不可能完成深度解析古代遗存、科学获取更多历史信息的任务。简单地依靠“眼学”经验,犹如医生单纯依赖听诊器诊断,其水平远远落后于CT、彩超等现代影像医学诊断一样,获取的信息量极少且不完整,难免诸多臆测或推断的成分,甚至存在一定概率的诊断错误。考古学遗存包含的信息资源多样性,决定了中国考古必须依靠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取长补短,延伸研究的触角,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