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2020年是龙门石窟申遗成功20周年。据悉,在10月19日的“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发布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年取得的6大重要考古新成果。作为龙门石窟申遗成功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丝路华光——敦煌、云冈、龙门石窟艺术联展”也在洛阳博物馆对外展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三大石窟首次举办的大型艺术联展。
奉先寺遗址出土文物
“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其中有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龙门石窟呈现出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趋势, 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在10月19日于洛阳开幕的“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上,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发布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年取得的6大重要考古成果,包括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香山寺遗址发掘、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西山北坡僧人墓地发掘、瘗窟考古清理的新发现。其中奉先寺遗址考古是唐代皇家寺院遗址的较大规模发掘,集中出土了唐代精美石刻造像,初步厘清了寺院布局,大殿基址得以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