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紫禁城六百年:在时间的跨度中丈量岁月的厚度(组图)

紫禁城六百年:在时间的跨度中丈量岁月的厚度(组图)

2020-11-13 13:07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建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

紫禁城三大殿地基土层示意图

中国古建筑建造技术在长期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整套严苛、标准的建筑施工方式与方法,被匠人们总结为“八大作”,即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这八项技艺合称为“八大作”。其中,排在首位的“土作”,承载起为连绵殿宇构筑根基的重要作用。

土方台基与地基,是每一座建筑物持久坚固的保证。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殿为例,其地基的修建经历了极为复杂的过程。首先,必须在选定的位置,将原有的自然土层全部掏去,然后再重新注入经过处理的土层,并加以夯实,构筑成崭新的地基。

以太和殿下的地基垫层为例,经工作人员钻孔发现,高达8.13米的石基下面的土层是由一层灰土、一层黏土、一层碎砖及一层卵石经过反复交替叠压而成。其中最为重要的灰土层,以石灰和黄土按一定比例配制,因此被俗称为“三合土”。经过此道工序所形成的灰土层具有坚硬密实的特点,有利于建筑防潮,因为这种办法有效地隔开了自然土壤,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建筑物地基经长年累月后可能出现的下沉现象。

配比之后的灰土层远未达到使用的程度,还需要耗费工人的无数体力与无限耐心去夯实。按照木制夯具的底部尺寸,分为“小夯灰土”和“大夯灰土”两种做法。三大殿作为紫禁城中最高等级的宫殿,其地基需要尽可能地坚固与稳定,因此工人多采用更为复杂的“小夯灰土”。

先在开挖的地基处用名为“硪”的打桩工具用力砸地三遍,随后撒上一层灰土,用双脚踩上一至两遍,再用一种尖头的管状工具(拐子)在浮土上戳眼,形成密布的“流星拐眼”,再铺一层灰土,挨次踏平,待两次铺就的灰土厚度达到七寸后,用夯子打上四遍,使灰土层更加紧密。此后便是泼水,需慢慢泼洒,水量不可过大,使灰土达到洇湿。为了起到吸收水汽的作用,还要在湿润的灰土上洒一层砖灰渣。稍干后,即用木夯砸实。

夯的手法十分讲究,工人举至腰间高度后往下打,称为“平夯”,举过头顶,称为”高夯”,各一遍,再轻敲一遍。这还不算完,还要旋转着圈地夯一至三遍。如此多次的打夯之后,还要泼洒糯米汁,其黏性会使灰土层更为牢固地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更强韧性的地基。待干后,再重重地砸打上两遍,这时的地基才能达到质地致密而坚固的最终要求。

经过如此的加工,六百年的三大殿,从明代建成至今,没有因地面雨水的浸泡而下沉过,也没有因为冬天的寒冷气温致使地基收缩出现变形。这一整套挖、夯、填、筑的技艺所筑成的地基,还历经多次地震,安然无恙。

最精巧的厚:失传的“漆纱”与“乾隆定制”

紫禁城的建造与维护云集了明清两朝的能工巧匠,也离不开设计师的智慧。古人云:“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毫无疑问,一座建筑的艺术风格取决于设计师的能力与眼光,而设计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的艺术水准。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