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鎏金铜牛 (西夏)
绿琉璃五角花冠伽陵频伽
西夏文木雕版
资料显示,鎏金铜牛是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着“西夏第一牛”的美誉。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该铜牛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区101号陪葬陵,长120、宽38、高45厘米,重188公斤;模制浇铸成形,腹内中空,外表通体鎏金。牛屈肢而卧,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线条流畅,形体硕大。这件铜牛的出土反映了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另一件造型唯美的绿琉璃五角花冠迦陵频迦,也是一级文物。这件器物出土于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现藏于西夏博物馆。据了解,迦陵频迦又称为“歌罗频迦”“羯罗频迦”“迦罗频迦”等,是梵文Kalavinka的音译。《正法念经》云“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所及者,唯如来音声”。可见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胜于常鸟,佛经中名曰美音鸟或妙音鸟,其形象多为人首鸟身。迦陵频伽通过其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舞姿娱乐佛、供养佛,以达到“法音宣流”的目的。据目前所知,最早的迦陵频迦纹饰出现在北魏的石刻上。唐代,迦陵频迦图案的使用日渐广泛,最为典型的造型是佛经故事中人首、半人半鸟首的迦陵频迦原型与唐晚期凤鸟花叶形尾重新组合而产生的新的艺术造型,多用于壁画、金银器的装饰上。2001年在西夏陵区所发现的迦陵频迦,是以建筑构件的形式存在的,具有装饰效用,这一发现尚属首次。目前从西夏陵区出土的迦陵频迦的形态看,它们与唐代敦煌壁画和李德裕众禅寺银椁上所刻的有相似之处。可见,西夏迦陵频迦形象应是延续了唐代的传统。
同时展出的还有彩绘泥塑佛头像、鎏金拾得铜造像、西夏文木塔心柱、西夏文木雕版、灵芝颂汉文残碑、褐釉剔刻花经瓶、灰陶鸱吻等。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