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室
记者了解到,这一复原窟是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历时3年多,制作了该窟的可移动3D打印复制版本。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十二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该合作团队采用融合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的方案,构建三维模型,历时3个月,对第十二窟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55680张照片。之后,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建立了第十二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而为了让云冈石窟更方便地“行走天下”,该复制窟使用了“积木式”的新技术和制作方法,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进行组装组成。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表示,通过3D打印等数字化手段呈现,可以让不可移动的石窟寺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在张焯看来,数字化技术,除了能记录石窟的真实变化,还应该深入挖掘石窟寺造像的艺术价值,展现出真正的艺术之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有足够精细的数据保存并传承,注定消失的石窟将得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永生。
来自云冈的文物
展览呈现了120件文物,包括石雕造像、陶塑、金铜造像、碑刻、建筑构件、器具、墓葬文物等七类,为观众呈现北魏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生活。张焯告诉记者,这些文物是云冈石窟历经千年后掉落在地,经由考古挖掘后得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