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点式多发,不少城市倡导两个“非必要”的情况下,很多人游历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的计划一再延迟,但人们心中的那份期待并未减少。实际上,中国人对于山水名胜历来就有着复杂的情愫。除了那份直观的自然大美,在更深刻的层面里,以山为德、以水为性,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格局、品格情致、胸怀抱负,都浓缩在这咫尺之间。
中国山水画意境悠远、博大精深。无论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寄寓,还是“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沉醉,抑或“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感怀,在古人的世界观里,山水是自然崇拜和隐逸哲学的一部分,也是审美对象和生命体验。
自古山水画家无不是饱游饫看大自然的旅行家,他们实践着“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画理,把它视为一个画家必须遵循的创作原则。今日我们展卷观览,说不定,前人的笔墨之中,正可以找到你内心的神往……
岱麓访碑图册之后屋图(国画) 17.4×50.8厘米 清 黄易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石笔墨的泰山情缘
作为中国人观照自然、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山水画以其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在众多的名山大川中,泰山以巍峨险峻的地貌景观及魅力无穷的人文内涵,为历代山水画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身为五岳之首,雄伟厚重的泰山不仅是齐鲁文化的载体和山东人性格的体现,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自古文人豪客多咏之,关于赞美泰山的诗文画作更是不胜枚举。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夏侯瞻与陆探微就有《泰山图》问世;隋唐五代时期则有阎立本的《封禅图》、王维的《泰岱秦松》、关仝的《侧作泰山图》等;至元代有赵孟頫、柯九思之作,尤其王蒙与陈汝言的《岱宗密雪图》更是久负盛名;明中叶以后,“吴门派”文人画崛起于画坛,在泰山有较多创作活动,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均绘有多幅泰山;而清代王翚、王原祁、黄易等也画过泰山;近现代徐悲鸿、钱松喦、潘天寿、刘海粟、赵望云等艺术大师也都有描绘过泰山题材的作品。
清代黄易所绘《岱麓访碑图》册,图名里的“岱”即指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岱麓访碑图》册共24开,以左文右图的形式描绘了画家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由济宁到泰山访碑的种种情形。其中一部分册页记录了泰山的碑刻情况,如“岱顶”“开元磨崖碑”“石经谷”“王母池”等,另一部分则是记录作者在往返途中所见的碑刻情况,如“大明湖”“孟子庙”“孔林”“孔子庙”“大汶口”等。纵观整套册页,作者采用了水墨与浅绛两种中国画表现技法,但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却是统一的。具体而言,他注重线条的断续与转折,多用粗笔短线描写碑刻所在地周围的景色,使得画面景致简明,意境幽僻清寂,有平淡天真的艺术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