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艺术教育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术馆与学校之间能够建立起深度连接的不多,这决定了合作成效的有限。在采访中发现,馆校合作多少存在“一头热”的尴尬:一方面,某些美术馆根据自身艺术资源编制了不少现场教学课程,并配置相应专业老师,供学校“点单”,但这样的课程要么没有真正切准学校需求,要么大多随着学生们结束现场教学、走出展馆而不了了之,缺乏可持续的巩固与提升。另一方面,某些以美术为特色的学校自主研发了基于众多美术馆艺术资源的系列课程,却并未与美术馆建立起有效联动。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最近,迭代升级的馆校合作渐渐多了起来——创新性链接艺术资源与教育需求,正在开启申城艺术教育的新局面。它所带来的种种可能,最终将真正反哺公众的艺术素养、文化生活。而如何促使更多有效的馆校合作,也值得业内进一步思考。
美术馆里修学分,孩子跟着小老师领悟抽象画
这幅画里的红色、黑色符号都让你想到了什么?围坐在西岸美术馆正在展出的胡安·米罗抽象画《加泰罗尼亚》前,一群孩子跟着老师探索起艺术大师“符号的秘密”。原来,米罗有着一套神秘的符号表,构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语汇。走出展厅,孩子们又走进工作坊,拿起画笔、剪刀、彩纸开始“研制”自己的符号密码,用创作变身小小米罗。
近日这场于西岸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的儿童导览及工作坊,时长近一个半小时,其实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场馆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带领孩子们的老师,是该专业大四学生陆雅磊。这是沪上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学分评估首次移入美术馆实施。
以培养机制、学分管理深度介入美术馆,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与西岸美术馆的携手,贡献了馆校合作的一个范本。自主选择西岸美术馆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中现当代艺术史里程碑式作品,陆雅磊和她的同学们在选修《场馆艺术教育实践》课程的一学期里,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发出八个主题课程,深度参与美术馆公教活动情境化设计,完成从内容选择、课件制作到实地开课、后期评估的全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校外艺术教育课程实践基地负责人、美术教育学博士汪洋告诉记者:“想以这样的方式探索高校艺术教育研究新理念与美术馆优质国际美术资源的结合。”这是一种基于艺术问题的探究式项目学习,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老师仅在其中给予技术、理念上的支持。
美术馆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不只一种路径
美术馆与学校的牵手,并非一件新鲜事——老师带着学生们走进美术馆,观摩展览、导览讲解、临摹作品,人们渐渐习以为常。如今正在申城美术馆与学校之间流行开来的馆校合作,显然不满足于此。这种合作更注重将美术馆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资源,且已探索出不只一种路径。
正于刘海粟美术馆亮相的“美术馆奇妙日:改变的童年”展,汇集了上海16所中小学百余位学生的上百件作品,都是馆校合作结出的硕果。其中,董家渡路第二小学的同学们围绕刘海粟美术馆“百年上海设计展”创作系列作品的过程,颇有代表性。这一创作为期两三个月,从方案形成到思路落实,都来自美术馆与所在小学双方老师们的灵感碰撞。其间,同学们两次深入展厅,观察一件件今天已经稀松平常的物件,寻找“好设计”的秘密;以艺术脱口秀闻名的罗依尔则作为美术馆的特邀老师三番五次来到校园,加入师生们的美术实践课堂。最终呈现的学生作品,大到刹车系统,小到社团Logo,直接反映出他们处理问题的逻辑与团队合作的能力。调动现学的设计“干货”,甚至有个孩子把学校原本的吉祥物形象加以简化、进行调整,如此一来更符合儿童的审美,老师也觉得妙极了。
中华艺术宫正在举办的“回眸——张乐平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中,现场发放的多款三毛形象明信片,也是馆校合作的“彩蛋”。它们来自近日中华艺术宫牵手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小设计师眼中的三毛”明信片设计活动。在展览中深度解读三毛的故事,学生们对经典的三毛形象元素给出了当代学生的新鲜阐释。
馆校合作呼唤“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
在复旦大学文博系副教授郑奕看来,馆校合作,双方充分的沟通交流不可或缺。其实质在于,明确需求与供给,实施“需求对接”。刘海粟美术馆教育部主任赵姝萍则告诉记者,馆校合作在教学模式上有必要形成“双师制”,一位老师来自美术馆,一位老师来自学校。这是因为,这样的合作不应止步于学生在馆内观摩展览、参与课程,还应延伸至回到校园后的日常实践,建立起完整链条、长效机制,让美术馆课程真正融入学校美术教育体系。这些其实都对师资培训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