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校史图册里,有一张拍摄于1950年代初期的照片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老照片,镜头下:一群携带速写夹子的青年艺术学生,在灿烂的阳光下阔步迎面走来。走在通住乡村的大道上-----这是那个时代,美术学院开门办学的写照。看到这幅照片,经历过住昔岁月的人,不由马上会想到那首曾经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歌曲流行于1960年代,而实际上从1950年代开始,包括艺术学生们在内的一代人,己经开始我们走在大路上的经历中渡过他们的青春岁月。他们集体的身影,矫健的脚步,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留下历史的印迹,也成为整个时代的缩影。
邵晶坤老师就是这行列中的一员。她1949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随着北平的解放,国立艺专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她和这所著名艺术学府一道走进新时代。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培养起来的笫一代油画家。从那时侯起到今天,她的人生道路总是伴随着对油画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
而且一直非常沉稳和坚实,她在油画界属于那类艺术心态恒定性最好的画家。从不轻易受外界的影响。也不简单跟随时流,但在艺术的内功内力上一直潜心地做着认真的文章。以敏感的的心理感受时代的变迁。汲取广泛的营养,不断研究艺术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她这种不做‘前卫”姿态,也不落伍时代的从艺态度,使她的作品几十年来总是以清新,独立的学术面貌让画坛为之欣喜。油画界的同仁,特别是中央美院的长辈先生和她的同代人,无不记得当年在美院那个群体中有一位天份极好而且美丽勤奋的女学生。岁月虽然流逝,而属于邵晶坤老师本真皈气质,感觉却一直保持下来,注入她的笔端,使她的作品直到晚年,还葆有如同当年一样年轻的韵味。
邵晶坤老师作油画无数,其中有大量的油画写生作品,甚至可以说她的油画人生就是长期的油画写生。这成为她这个油画家的独特道路。注重写生是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就脉脉相承的优良传。它和画家的主题创作一样,本身就是一个体现画家性格,学养,才华的艺术主题。在中央美术学院,邵晶坤受业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著名油画家。在邵晶坤老师艺术生崖中,把写生作为自己油画艺术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把写生作为油画艺术创作的主题。从她早期的油画作品看,她的手笔集中了两种来自导师的风格特征,一种是徐悲鸿和吴作人含蓄,沉稳的风格,另一种是董希文为代表的结实,抒情的风格。对前者的继承,使她的作品有大方明朗的构图,和坚实稳定的用笔。对后者的倾心则使她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这两种风格的结合,加上邵晶坤老师的艺术实践,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使她自己的作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具有大家的风范。她对画面有很强的整体控制力。画作表达的从容,洒脱,可以看出邵晶坤老师,在她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已独特风格。虽然邵老师很多作品来自写生,但每一幅都是一幅完整的油画创作。
细看邵晶坤老师的画作,我们更能感到她对自然与生活的态度。无论是从西蒇到新疆从城市到农村一系列的人物肖像及风景,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和质朴的生命自在。在这里体现了19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艺术家的理想,他们与时代生活融为一体。心胸宽广,对朴实无华的自然与生命充满真实的情感。因此,他(她)们总是以向往的心态走向农村,或远涉边疆。去追寻生活中那些最自然生动的形象。在普普通通的生活现实中,获得艺术表达的兴奋与冲动。而且特别乐意表现普通劳动者的朴素生活景象。在邵晶坤老师的笔下,所有她描画的人物,都处在他们自已生活的真实中。她塑造形像的用笔一方面传达出了对象特定的形貌和神情,另一方面她造型的笔触机理也与所画的对像一样朴实无华。因此,她的作品是被画对像,与油画工具语言共同神采的完美显现。尽管穿越时光,这种神采仍然散发出感人的魅力。让人从她的作品想到那些生活单纯的时代,以及那些生活最纯朴的人们。还有许多人认为,只有主题性的创作,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图像志,其实,你把邵晶坤老师的油画人像,风景等作品汇集在一起,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图象志。完全可以供我们研究和认识中国油画历史及那个时代的风貌。
对光和色的天才般的敏锐的感觉,是邵晶坤老师作品中传达出的重要视觉体验。从今天回顾中国油画的发展,这种视觉体验具有历史性的价值。虽然西方印象派乃至后印象派己经将光与色的研究发展到了极致,但在1950年代的中国油画界,重艺术主题,题材,情节等内容的创作倾向占有主导地位,对于光影色彩的探索,往往被视为偏离正统的“形式主义”
因此,董希文对于艺术形式的自觉探索,是走在前沿的油画语言革命。邵晶坤秉承了这位老师的精神,以大胆创新的的意识在作品中研究光和色的形式语言。纵观她的油画作品,大部份都是阳光下的人物与风景,既有正面的和侧面的光影效果,还有许多是逆光中的形象,景物,所呈现出来的光影十分丰富与微妙。邵晶坤不谨能够敏锐地感觉它,而且她乐于面对光影对于感觉的挑战。用即兴的方法用笔留下自然界,光与影的丰富色彩变幻。巧妙地把握住造型,色调,用笔,笔触等绘画语汇的有机统一。在作品呈一气呵成时散发出光与色的神采。实际上,就像她通过所画的对象寄托自已的情怀一样,对于光和色的迷恋一样也是她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反映。她借助色彩的变幻来实现隐藏于光和影背后的生命本色。如此,展现在观者面前就不单是一个纯化的自然)画家对生活和创作的个人观点,也得到了有力地阐述。而这一切,在她的创作过程中发生的那么自然顺畅。时至今日,我们再读这些作品时,仍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生命的色彩和律动。
或许人们会把这种敏感的创作思维,归结到邵晶坤女性画家的身份上。然而她作品折射出的爱心和情感更能体现一个女画家的艺术关照。她在少数民族生活写生中,她画的最多的是女性,1980年代以后,她画了很多城市女性肖像,也以女人体为象征题材创作大量作品。,同时她还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花卉。把她的作品串联起来,花卉与女性形象整个成了她的艺术符号,在中国艺术界很长时间里,女性意识是难以被单独表达的,或者说,女性意识基本上被淹没在时代意识的洪流之中。在邵晶坤的身上,的确充满了时代的共性,她的油画风格明朗,刚健,大气,都是时代性的痕迹。但是,时代的洪流并没有能够完全同化邵晶坤的女性情怀。相反,她的女性情怀在与时代情怀的交融中仍然闪现出存在的光彩。她反复刻画各种花卉生动姿态,描绘鲜花丛中的藏族女孩,吟唱生活中各色各样的女性,她们文静,纯朴,美丽,善良。在油画作品的表达中,反复体味着艺术与现实在心理情怀深层次的完美对接。这便是一种女性美感的缔造。对照当前一些过份张扬所谓女性意识的表达,邵晶坤老师的女性意识流露的是那么自然,那样涓涓不息。充满着一种大爱与大的关怀,因而显得隽永。她的作品,为我们研究中国女画家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邵晶坤老师用她孜孜不倦的实践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增添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让人赞叹。有许多画家的名声总是与某幅代表作品相联,但很难分辩出邵晶坤老师那幅作品是代表作。从青年到晚年,她的作品汇集成一个整体风貌。这个整体便是她的代表作,它们证明不用恢宏庞大的叙事也能体现艺术家坚定理想与关怀。也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记忆。这正是邵晶坤艺术的魅力所在,她的艺术是永远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