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国家级博物馆分级名单日前公布,一级博物馆阵营中首次出现高校博物馆,分别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山东大学博物馆。另有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等五家高校博物馆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这一消息被认为在中国高校博物馆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全国高校博物馆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日趋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但与此同时,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也应该得到正视:近年来,尽管大学博物馆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至今数量不下450家,但大多数影响力还很有限,甚至不时遭遇“捐赠门”引发的“赝品”之扰。
国际博物馆界普遍认为,高校博物馆应该走出象牙塔,被更广阔的人群看见,从而更好地辐射社会,渐成公众终身教育的殿堂。
为什么高校博物馆会被赋予这样的使命?那些破圈刷出了存在感的大学博物馆,究竟都有什么样的绝活?
依托高校科研力量,与一般的公共博物馆形成专业互补
说到高校博物馆在世界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意义,很多人会举这个例子:1683年,牛津大学在一笔捐赠的基础上建成了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向公众开放。尽管这一事件带有某种偶然性,却也成为一个隐喻:高校博物馆理应走出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