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艺术品复制不能一棍子打死

艺术品复制不能一棍子打死

2012-05-03 11:14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有两种人在复制自己的作品:一是传统型国画家,不断重复画同样的东西是为了从量变达到质变,这是学习中国画惯用的方法;二就是利益驱使了,毕竟复制可以减少构思成本,多产出。

艺术创作有两种倾向,而根据这两种倾向可以将艺术家归为两类:其一是观念性艺术家,其作品多表现自己的思想观点、创作理念、人生态度,创作技法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如西方绘画和雕塑中的前卫艺术家、中国画中吴冠中等创新型画家等均如此类。这类作品的技术难度不大,价值贵在其构思经营上,每幅画都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否则价值会大打折扣;另一类是偏重技术型的画家,传统中国画家多属此类。他们明确了创作方向以后就不断在意境上和技法上去完善它,吴昌硕不断地重复《富贵神仙图》等几个常用的构图,他的笔墨功力很深,无人能及,他的作品价值就在于他的修为体现于其下笔的分量,至于画面的构图和内容则变得很次要,所以吴昌硕的作品不怕重复;李可染将《万山红遍》画了很多次,他对学术很认真,每次重复画都力图超越前一张,这类作品都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我认为不能简单地将重复作品看作是批量生产,不能将重复一棍子打死。画家创作之路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超越自己、超越前人的过程,重复画而没有追求进步,艺术之路势必会走入死胡同,如果一个作者将艺术创作当简单的手工劳动,这对其艺术创作和艺术品市场是非常不利的,影响最大的还是艺术家自己。

西方成名的艺术家多会采用限量印刷的做法,让作品在社会流传开来,甚至有些名家把自己的作品结合到日常生活的各种用品中,如家具、时装、围巾、杯子、盘子、笔记本……画家出售的是构思,而非手工劳动,既不用画家花很多时间在画面的制作上,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前几年,与我合作的美国画廊用版画为我制作了限量印刷,一幅画印50幅,售价是原作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如果版权可以得到保护的话,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