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显现精神魅力 张扬艺术个性(多图)

显现精神魅力 张扬艺术个性(多图)

2012-05-07 15:1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中国是一个崇尚虎的民族。各艺术领域关于虎的记述与传说,可谓无处不在,长期以来,虎的形象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图腾崇拜之物,虎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瞩目一族,源远流长。


   宣物莫过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古往今来,对虎文化的详尽描述与真实记载,当属绘画艺术了,因“虎”、“福”谐音,古人谓“虎”即“福”也,于此画家薛英辉将自已的斋号命为“福虎堂”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民间人们供虎避邪、降妖拿怪,称自已的孩子为“虎娃”“虎妞”以表示强悍、勇敢健康,还有“老虎馍”“虎头鞋”等及表现形式无处不有。在中国绘画中虎为画家们作为一种重要题材流传至今,且画虎名家辈出。陕西司马故里韩城薛英辉就属当代画虎名家中之佼佼者。薛先生受其父影响自幼酷爱绘画艺术,立志要当一名画家,少时跟随当代画家吕书峰先生(西安美院附中校长)学习素描、速写,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八十年代来,被聘于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陵考古队工作,以其后来在工作中,坚持走自学之路,以先贤为师,以天地万物为滋养,凭着对绘画艺术的一份痴迷与执着,凭着在绘画上所有的一份天赋与灵性,虚心学习,请教名师,在学习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求得进步,通过长期的刻苦努力,终有收获。

 


   从古至今,画虎的画家很多,但堪称大师级的人物却廖无几人。这是因为虎性情凶猛,使人们很难近距离细致观察。多为主观臆断,照猫画虎。为了能画出形神兼备的虎作品,薛先生身背像机,手拿速写本经常去动物园,养虎园林观察写生,搜集了大量的创作资料,就老虎的照片,速写就达数万张之多。行走、睡卧,奔腾跳跃,打抖嬉戏等虎姿应有尽有。


   薛英辉画的工笔虎细而不腻,工而不匠,形态多样,或取虎之凶猛,彪悍,王者之气,或取虎威不作声,怀远之志,或取虎三两嬉戏,天真无邪。他在学习前人画虎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写生,凭借对中国画水墨技法的理解,打破常法,刻意求变,用墨雅致,神韵十足,摆掉以往俗艳之气,作品轻松明快,意境深远。
 

   近年来,他更致力与新的小写意画虎的研究和创作,主张以虎观虎,以形写神,以神达情,以笔墨直抒胸意,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钩、勒、皴、擦、染法画之,观其作品可以看出其纯熟的造型技巧和浑厚的笔墨功力,那沉着痛快,酣畅而又凝练的用笔,是他不断“取精用弘”融合各种异质文化,民间文化中与中国画相契的元素完美体现的结果,那沉稳灵动的画面里适度加入了理性的色彩,素雅而不俗媚,素朴中显出异样的精神。使作品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本质、民族审美特征而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代精神的张扬。

 

主编推荐                                              薛英辉作品欣赏

薛英辉(笔名双桥)1968年生于陕西韩城,中华福虎堂主,当代画虎名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2002年作品《邀月同宿》参加中国画名家百虎大展,并入编大型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3年国家邮政局出版中国百杰画家系列邮政名信片《薛英辉国画选》,2005年、2006年、2008年分别参加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获铜奖(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获优秀奖(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获创作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2006年作品《看好门户》获中国书画报《狗年画狗》全国中国画大展铜奖。《相约湘江》第二届中国工笔画交流展优秀奖,中国国画家协会(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美术大展)银奖。


   2008年、2009年分别参加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优秀奖、特邀作品,并入编《当代花鸟画集》.2010作品入选‘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中国美协主办],同年获中国画虎百家大展铜奖。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