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丹青京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北京画院藏品展

丹青京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北京画院藏品展

2012-05-09 10:11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李可染 万山红遍

2012年恰逢北京画院建院55周年,值此之际,北京画院举办了“丹青京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北京画院藏品展”,将于5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荟萃了院藏66位画家的70余件作品,基本囊括了活跃于上世纪北京中国画坛的主要艺术家,堪称20世纪北京中国画艺术面貌的缩影。

群星丽天

京华文物之盛和人材荟聚使北京画坛在上世纪与海上画派、岭南画派鼎足而立。北京画界以重积淀、尚开放的传统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20世纪前期,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的相继开放,使明清故宫旧藏的历代书画、文物珍品公开面世,令时人得以全面认识、理解博大精深的古代传统精髓。与此同时,北京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各种思潮在这里得到融汇。20年代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相号召,广聚人才,交流经验,通过对古代绘画遗存的精研、取法,复兴传统艺术精神,摒除颓败画风。倡导艺术变革的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徐悲鸿则在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立场上取得了一致。这两派关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恰恰激活了整个中国画坛朝着多样探索的方向演化。一个世纪中,先后活跃于北京地区的金城、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溥儒、徐悲鸿、叶恭绰、于非闇、叶浅予、刘凌沧、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黄胄、周思聪等几代画家,形成群星丽天的壮观景象。其中许多杰出的画家成为北京画院的中坚,在中国画崎岖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兴亡继绝、薪火相传的作用。他们前赴后继,破石填土,为后来者铺展开中国画发展的坦途。

 

周思聪 长白青松

百年缩影

“丹青京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北京画院藏品展”力图复原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的艺术情景,通过典型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呈现了中国画的发展走向。百年后的今天,无论坚守民族艺术立场的传统派亦或标榜以西方绘画解救“衰败”国画的融合派,当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回望,那些争战的硝烟已经退去,浮现出的便是上世纪的艺术大家在各自的艺术主张中所做的坚持和探索。

 

   

北京画院藏品

根据藏品资源,北京画院选取了66位上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进入展览。其中既包括中国画学研究会的创始者金城、周肇祥、陈师曾,也包括学院派的领导人徐悲鸿、蒋兆和、吴作人,以及北京中国画院的硕彦名宿齐白石、叶恭绰、陈半丁。根据画家间的师承关系以及各自所专注的科目,展览大体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个板块,通过不同派别以及艺术主张的画家作品,进而呈现20世纪北京地区的中国画在山水、花鸟、人物等领域的发展脉络。

展览以诸多20世纪中国画论述的有关资料作为学术支撑,通过对20世纪北京画坛的整体背景、板块主线、画家生平等内容进行文字介绍,并结合画家交游、活动等历史图片,最大限度地呈现出上世纪北京中国画坛的历史面貌,以及当时画家的生活状态。这种展陈方式补充了作品背后的原委和故事,因此无论作品还是展览都更为鲜活。这不仅仅是一场中国书画名家艺术的精品荟萃,更是通过有深度的研究,为观众全面、系统理解上世纪北京中国画坛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一次宝贵机会。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