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在“现实”中理解“传统”

在“现实”中理解“传统”

2012-06-13 10:37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家批评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关于“传统”的讨论,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至今一直没有中断。今天看来,这个问题之所以总是不断被提起,是由于以前的知识体系无法顺利适应现代化而遭遇困难。总体来看,人类历史笼统的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科学阶段。其中,科学阶段对人们已有的知识系统的挑战是最具有革命性的,所以越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系统,越容易遭遇这样的问题,比如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包括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更新知识体系,使之与时代不发生冲突。

现在,许多文化体系都基本上完成现代化转换,以相对合理的方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中国的情况有自身的特殊性。经过建国以后的思想改造和十年文革,我们热衷于讨论的“传统”其实已经面目模糊。尽管很多人都对传统充满感情,但由于已经不再生活在传统社会中,加上自觉不自觉所受的意识形态教育,我们对“传统”缺乏整体理解,甚至很多时候是片面的、充满主观想象的。然而,出于自尊心,中国人对于自己过去的知识体系带有一种偏感性的迷恋,即使经历过现代教育、西方教育,尽管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现代科技,但许多人仍然认为所谓的“中华文明”拥有比现代文明更强大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以当代社会检验“传统”,而是用“传统”审视、判断、指导当代生活,以至于“传统的当代转换”变成了老生常谈,但总是难以顺利实现。

原因是复杂的,大致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传统”本身的特质、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

我们身处科学时代,就目前来看,科学分析能够比较有效地谈清楚问题。所以,“文化”应该可以理解为一种“关于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科学”。通俗地理解,“传统”是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思考习惯、行为习惯、观念共识,是一种过去的知识体系。人们总会选择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传统”有其他文化体系无法取代的、稳定的部分。但我们也不要将这种合理性过度放大。其实“传统”在每个时代都发生过具体的变化。而且,其实我们所说的“传统”之中有很大部分是偏于理性、具体、实际的,比如说治理国家、审理案件、经商、行军打仗等等,都需要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进行具体操作。但“经典”很多时候对这些具体而真实的经验不够重视,用一种偏于感性、主观、笼统的方式记载它们,所以靠经典传承下来的“传统”,重感官、重体验抒情,不重分析;思维上偏于主观,不擅长实证;偏于笼统,不擅长具体分析,喜欢“一言以蔽之”,“一概而论”,“一以贯之”等等,带有很强的文学性。这种知识体系人类进入科学阶段以后,其不适应性体现出来。对于具有“理性”传统的西方而言,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是顺理成章的,他们会不断根据现实环境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中国主要是依靠“道德”作为标准调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道德”的合法性不是来自此时此地的现实,而是具有权威的古人所制定的规训,如果“现实”与“道德”发生冲突,不是因为“道德”出了问题,而是因为“现实”出了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与科学时代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悠久和深厚,但却总是无法顺利完成现代转换的一个客观原因。简言之,我们所说的“传统”之中有许多观念是不适合当下时代的,所以难以转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我们可能需要清理对“传统”的崇拜心理,代之以客观、冷静、理性的思维,在当下的现实中理解“传统”,而不是通过“经典”的文字来理解“传统”。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界经常在文化比较的层面上谈论“传统和当代”,“传统和西方”,由于没有当下具体的语境作为参照标准,所以处在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此外,可能我们在情感上难以割舍“传统”。由于数千年的不断被暗示、灌输,我们的思想中存在着复杂的情结:我们迷恋“士大夫”的“境界”和“高度”的同时,隐含着对封建权力、文化特权的眷恋;我们渴望“中国文化”崛起的同时,隐含着文化民族主义的情绪;由于长期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可能会因排斥“西方”而在心理上排斥现代化、民主化、全球化。

基于这些复杂的情结,在不断开放的当代社会,许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依然挥之不去,并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这造成了今天很多奇怪的思维:生活在现代社会,思维却停留在封闭落后的知识体系里,总是试图依靠以往的知识体系,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并且,内心存在着一种不可验证、不需验证的焦虑:如果不依靠“传统”,中国就无法发展。由于历史局限,他们既反对知识体系的老旧,又不甘心听“西方”的(其实“西方”不是重点,重点是科技化、现代化、民主化),最后的结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合璧”这种模棱两可、不确定、难以实施的解决方案,还是回到了旧的观念体系内(中庸、不偏不倚、折中)。而这个解决方案,今天依然被许多人当成可以实现的方案。

中国当下艺术界对“传统”的理解,主要是对传统“经典”的理解。许多人没有没有通过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当时的“传统”,也没有立足于当下现实去理解那些观念。“经典”中的很多文字,被直接穿越到当下,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附会,用笼统的、想象的高度批判具体当下社会,得出诸如“人心不古”的喟叹;或者干脆脱离现实,将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作为应对问题的方法。

在国家推行的文化战略中,这样的“传统”未经现实检验,就得到力推。当下中国正处在关键转折点,同时国家展开了新的文化运动,试图以文化推动中国变革进程。但如果理性分析,我们不妨可以思考,以政策推动的“文化”是否符合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趋势——生活科技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在特殊转型期,由于我们对“传统”的片面理解,可能让所谓的“传统”成了一种倒退的力量。“私密爱好”不等于“普世价值”,中国社会的公共性问题,无法单纯通过个体修养得以解决,而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条件,具体介入而不断改善,现实的问题只有通过现实的方式才能解决。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