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漓江画派前世今生

漓江画派前世今生

2012-07-12 09:34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虽然漓江画派直到21世纪初才浮出水面,但在大约一千年前,中国画家已经开始了纸上桂林山水的创作。

最早与桂林山水结缘的画家是北宋时期的米芾。大约1070-1075年期间,20多岁的米芾在桂林任临桂县尉。传说他画过不少桂林山水题材的画,其中一幅《阳朔山图》,图中题有:“拜石人,居岩壑,至奇之地,作宦佳处,无过于此。”在漓江画派前史上,米芾的意义不仅在于最早描绘桂林山水,而且,据推测,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影响甚大的“米家山”水墨技法,“用浓淡不同的墨,慢慢渲染出云的流动,以及云雾中的山水”(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23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第1版。),就与米芾面对桂林山水的感悟有关。比米芾稍晚几十年的张孝祥在歌咏桂林山水的诗歌中就写道:“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有人认为:“从后世画家所摹写的米芾山水画作可以看出,‘米点山水’的原型和灵感应该就来自于桂林山水。”也就是说,桂林山水早在900多年前,不仅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而且,启发了中国山水画技法的创新,造就了中国山水画中最早的“印象派”。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留下了名字的桂林籍画家是清代的石涛。人们普遍认为石涛1642年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是靖江王朱亨嘉之子。1645年,朱亨嘉兵败被杀,石涛被带到全州湘山寺出家避难。1651年,石涛离开全州到了武昌,从此再没有回过其家乡广西。但是,石涛喜欢用一枚印章,上刻“粤山”两字,暗示他的粤西人出身。乔迅认为,“圆锥形山峰与石涛的密切必然跟桂林一带著名的石灰岩地形有关。靖江王府坐落在桂林城内石灰岩地形最著名的独秀峰下,这个事实也加强了这种山形对他的意义。石涛在事业生涯的最早期,已把身世的象征符号移置于黄山脉络,其中可见类似的山峰形状,恍如高入云端的桂林景致。若进一步推测,他以山洞岩窟为题的许多画作,在唤起宗教苦行和超脱的意象之外,也让人想到其出生地桂林的与山峰同样闻名的岩洞。”200多年后,北京画家胡佩衡专程到写生,他从叠彩山东望桂林群山,不禁感叹“这些山峰,在大涤子画里是常见到的。”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石涛虽然没有绘制过以桂林山水为题的画作,但桂林山水的记忆与印象却已经成为其山水画的文化基因,并影响了其后许多桂林画家。

米芾和石涛都是中国绘画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一个客居桂林,一个籍贯桂林,都深受桂林山水的哺育。在涉桂画家谱系中,他们既是开先创性的人物,也是登峰造极式的人物。对于广西画坛而言,他们就像桂林的独秀峰一样:平地拔起,卓然独秀;遗世独立,不见绵延。漓江画派前史,因为有这两个人物的存在,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它们又像一个神话,神龙见首不见尾,恍若梦幻,难以接近。

18世纪以后,广西出现了一批名实相符的本土画家,并逐渐形成了以桂林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水墨传统。据史料记载,有三个家族在广西画坛卓有影响,他们的绘画成就远不如米芾和石涛那样显赫,但是,他们的存在,使广西画坛有了连绵的群山,有了可供依凭的山脉和可供承传的文脉。

 

周李家族。周位庚,临桂人,1763年进士,曾任山西泽州知府。他宗法石涛,同时融合四王和巨然诸家笔意,注重创新,晚年用赭墨斧劈技法画桂林山水,开创山水画新途径。被誉为“广西山水画家第一人”。周位庚的女婿李熙垣是永福罗锦崇山村人,他继承了周位庚的绘画技法,毕生致力于山水画创作。壮年时,曾游历蓟门、居庸关、太行山、潼关以及黄河沿岸写生。1837年,他由桂林溯漓江过湘江至长沙,又经后岳阳、赤壁顺长江到武昌,创作了35幅画,每画题有一首诗,成《江行图》山水画一册。李熙垣之子李吉寿,8岁就开始习画,其墨梅极负盛名。李家世代书画相传,有“李氏一门,画笔如林”之誉,先后有李熙垣、李冕、李吉寿,李益寿、李骥年、李其华、李翰华、李允元、李毅元等集书画之大成者,男女皆袭,代不乏人,至今已传八世,崇山村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书画村。

罗氏家族。罗存理,桂林人,自号五岳游人。喜作穷岩绝壑,灌木丛莽,写粤西山水得心应手。“他一生云游四方,以卖字画为生。曾以一身出众的书画技艺游于京师、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所到之处,公卿贵族竟相交往,以求得他的字画为荣。”(南溪新霁)其子罗辰,工诗擅画精书,人称“漓江三绝”。罗辰10岁起就随父漂泊,后回桂林,在榕湖边西南建芙蓉池馆,隐居作画。所画桂林山水精于布置,疏淡有致。著有配诗画集《桂林山水》1卷,包括33幅画和33首诗。其中32幅画皆为桂林城区及周围全州、永福、临桂、灵川、阳朔各县的名山,1幅为开元寺。每幅画配说明文字及诗一首,如阳朔画山所配诗为“山以画为名,画自天公设;人间老画师,对之寸心折;斯世无荆关,画意同谁说。”相当深刻地阐释了桂林山水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100多年后,北京画家胡佩衡到桂林写生,罗辰的《桂林山水》成为他最重要的参考书。罗辰女罗杏初亦长于绘画,故有“罗氏一门三代风雅”之誉。

李氏家族。清朝桂林富商李宜民生有四子:长子李秉礼,擅长诗文;次子李秉钺,强于篆体隶书,山水画也十分飘逸雅致;三子李秉铨,以绘画墨兰而闻名;幺子李秉绶,擅长书画,所绘兰竹梅石尤佳。

李秉绶长于绘画兰草竹石,名列“乾嘉十六画人”之中,时人用向秀听到山阳笛声而怀念嵇康的典故来比喻观赏李秉绶兰竹画的感受,形容其画作意境的高洁清远。桂林叠彩山风洞、伏波山还珠洞、普陀山七星岩口和虞山韶音洞石壁上各刻有他两幅兰竹画。李秉绶在叠彩山白鹤洞下建有画室,名为环碧园,聘请江苏画家孟觐乙和宋宝光课徒教子,当时的从学者除了李氏后辈外,还有来自广东的居巢、居廉兄弟。李公明认为“居巢一生中对其艺术最具影响的经历是与陈良玉、居廉赴广西……二居在广西期间,既饱览桂林山川,又结识了在桂林李秉绶的环碧园客居的江苏画家宋宝光、孟觐乙——结识宋、孟二人的意义恐怕是很重要的。”居巢、居廉兄弟在李家不仅得以结识宋、孟两位老师,而且得以观摩李氏家族收藏的书画。拜师、观画、交友,桂林之行使居巢、居谦收获极大,画艺猛进。正是由于有这番因缘,有人认为李秉绶的“环碧园”是“岭南画派”的源头,李秉绶本人则是“岭南画派”的肇始人。

李家有一个后人李瑞清。陈传席认为他是“中国绘画进入‘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正规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开拓者和第一功臣”。“潘天寿、吕凤子、张大千、汪采白、姜丹书等等都是受了李瑞清的影响才成功的。”李瑞清非常喜欢石涛的画,一生以临石涛画最多。陈传席认为他《古梅图》“其梅干全用钟鼎笔法缓缓写出,稳健深沉,清气、静气,格调高古,卓然独树,迥出时流。考诸画史,一空前古。仅此图,亦可定李瑞清为20世纪第一流的画家。”

 

1905年7月,广西提学使汪颂年邀请齐白石游览桂林。齐白石在桂林居住了近半年,创作了《独秀峰》、《漓江泛舟》等作品。多年后,齐白石曾对胡佩衡说:“我在壮年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我平生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边所见到的。”

桂林山水对齐白石的山水画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平地拔起,孤峰独立,一山一水,或一丘一壑的构图几乎成了齐白石山水画的典型符号。”(吕立新)他自己说:“进了广西境内,果然奇峰峻岭,目不暇接。画山水,到了广西,才算开了眼界!”然而,齐白石的创新并不被当时的画坛认同,一些画家骂他的山水画为“野狐禅”。为此,齐白石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歌,诗名为《吾画不为宗派所拘,无心沽名,自娱而已,人欲骂之,我未听也。》。诗的内容为:“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由此可见,桂林山水不仅是齐白石山水画的题材,也是齐白石山水画观念转型的重要媒介。

1936年,处于婚姻失意状态的徐悲鸿到了桂林。当时的广西当局专门在独秀峰西南盖了新楼房,准备为徐悲鸿创办桂林美术学院用,还专门为徐悲鸿在楼上西侧设了寝室和画室。1938年,广西教育厅在这座新楼举办了广西全省中学艺术教师暑期讲习班。徐悲鸿亲自为来自广西各地的80多位艺术教师讲美术理论,并带着大家画人体、练素描。桂林山水不仅慰藉了徐悲鸿那颗失意的心,而且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桂林,徐悲鸿创作了《漓江春雨》、《青厄渡》、《漓江两岸》等山水画名作。廖静文说“他用淋漓的笔墨,描绘了烟雨迷蒙的漓江,苍茫而秀丽,在我国的山水画上别开生面。”有论者认为徐悲鸿的山水画有三点创新:一是真正的放弃了线的皴法,而使用阔笔的泼墨法,可称是真正的泼墨画;二是使用了清楚的倒影,增强了水的质感,而不沿用古代用线画水的技法,影响到当代的水墨画家,使用倒影的画法已经比比皆是;三是将山水画前景的人文景观转变为鱼鹰这样的动物景观,增强了水光山色的远离尘嚣和充满着野逸的趣味,使得画中的意境别具一格。(王学仲)

1940年10月,关山月到达桂林,桂林成为他“行万里路”的第一站。在桂林,他创作了不少桂林山水画如《月牙山全景》、《訾洲晚霞》、《桃花江》等。他还专门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宽32.8厘米、长2850厘米的长卷《漓江百里图》。画面自桂林漓江桥起,沿江而下,直至阳朔。在桂林展出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是目前笔者所了解到的第一幅“漓江百里图”。多年后的1976年,黄独峰完成了他的长卷《漓江百里图》。又过了9年,1985年,黄独峰的学生黄格胜完成长达200米的长卷《漓江百里图》。

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成为举世瞩目的抗战文化城,除了徐悲鸿、关山月,中国一批最杰出的绘画大师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云集桂林。从此以后,人们发现,中国山水画的题材重心,逐渐从江南转移到了岭南。桂林山水取代江南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符号,以至于卡特、布什、克林顿三位美国总统在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的时候,竟发出同样感叹,他们面前的桂林山水,正是他们曾经欣赏过的中国山水画的原型。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