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特大桥》
为了一张理想作品,我用了半年时间去做大量实验才达到既定效果
我的作品灵感来源于《伏羲女娲交尾图》,伏羲与女娲的上半身与常人无异,而下半身则几经扭曲地交织成螺旋形状,神秘而富有超现实主义。
常规的图片摄影方式以记录“时刻”为主,即以静态画面来记录时间的某一“点”,而电影摄影则是以记录“时段”为主,即以一段动态内容来记录时间的“面”。《创时纪》主要探讨如何使常规的图片摄影突破只能以“点”的记录方式为主的束缚,从而以图片的形式来记录时间的轨迹与时间的绵延性。
我热衷研究摄影技术,试想可否使用摄影的方式进行同样地创作,广泛查阅了国内外摄影网站后找到了相应资料,一种不常见的摄影方式“Slit-Scan Photography”或许能达到预期效果(直译为“缝隙扫描摄影”,属于“扫描摄影”范畴,是采用一种逐行慢速曝光的“缝隙式快门”拍摄而成)。这种拍摄方式有四种组合构成:光圈、快门、感光度、缝隙宽度,比常规摄影曝光参数多出了一种,同时,这种摄影方式必须要对相机进行改装。
在早期构想自己制作一台扫描摄影装置时,首先要确定的是使用胶片还是数码(包括扫描仪改装的相机)作为成像载体,其次要确定画幅。由于扫描摄影有四个拍摄方向,即左至右、右至左、上至下和下至上,如果画幅为长方形则势必在拍摄过程中频繁改变相机的方向,造成设计和拍摄的困难。而选择正方形画幅就可以规避这个问题,因为以任何方向为开始的扫描过程结束后,画幅都不必进行裁剪或旋转,自始至终都是正方形;再加之数码后备价格高昂改造困难,最终我选择了哈苏的6x6方形可更换后背式单镜头反光式中画幅胶片相机进行改造后拍摄。
我在市场上购买了一台哈苏500CM进行拆卸和改进,把原有的120后背进行切割,以便整条“缝隙式快门”都能贯穿其中,然后在相机的机身上打磨掉多余的与胶片后背的联动装置,至此相机部分就暂时改造完毕。
接下来是最难的电机调试和逻辑设定,我请到了中国科学研究院的机电设计师和北京理工大学的机电设计教授进行共同设计,在长达五个月的不断调试和实验中最终成型了一台可操控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和缝隙宽度的扫描摄影装置。
拍摄实验从2020年11月开始,共经历十余次系统性实验。这个过程极为繁琐,因为是胶片拍摄,不能立即得出结果,必须不断地拍摄、变换参数、冲洗胶卷、扫描,再最后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曝光数值。
在《扭曲的硬币》中,硬币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状态为正常平整的外表,我们很难同时看到硬币的正面与反面,而利用“缝隙式快门”的拍摄方式则可以在一张二维的图像中同时看到硬币的正面与反面。“缝隙式快门”是从上至下扫描的,同时在扫描过程中硬币是匀速转动的,因此在转动与扫描的这一时间段中,“缝隙式快门”记录到了在硬币体上时间与空间的不断转变,完成了对时间绵延性的记录与表达。拍摄硬币的过程最能代表我的创作心路历程。硬币虽然为一个单纯简单的物体,但为了得到一张理想的作品,我用了半年时间去做大量实验才达到了既定的效果。
当然,在创作过程中也有很多遗憾与不足。作为灵感来源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我一直想通过摄影的方式进行模仿,并加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创作想法进行创作。我想通过扫描摄影来展现生与死的关系,于是设计了人的裸体与骷髅互相缠绕、互为补色的视觉样式。但在拍摄过程中遭遇到大量的困难,骨骼标本的固定、灯光、场景等等问题,导致底片的质量并不是很高,这与我最初的构想有很大差异。在考虑到拍摄时间与成本的难度后,我最终选择了妥协。这张照片也成为了我的一个遗憾,但它能时刻鞭策我在将来的摄影学习生涯中需要更加刻苦地去准备、去学习、去实践。
最终的作品展览布展时,我根据拍摄的内容选择性地把两张具有代表意义的图作为主图,其余按内容分为两组进行展出。由于作品的背景为白墙,作品本身也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构成,我利用展场现有的拐角布置成了一块半封闭的互动区域,观看者可以在此处休息、留言、翻阅书籍与研究拍摄所使用的道具等。不少观看者起先都以为作品是Photoshop后期合成的,后来看到了我在互动区摆放的120黑白底片才确定是直接拍摄出来的,感到颇为惊奇,这也正达到了我所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