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无题之明珠》局部
2
“从泥土到语言”这个展览并不涉及陶瓷的这段历史,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瓷器之国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似乎暗示着中国曾经工艺的某种最高点,让我们看不到瓷器后续的发展和演变。世界范围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陶艺发展的时期,在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以英美和日本的陶艺家为代表,他们将陶瓷作为一种媒介,融合艺术、工艺和技术三方面,使用不同的设备、工具和手法,制作陶瓷艺术品或者用具,其作品代表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以及创作者自身的创造力和精神。
展览把陶瓷从历史和工艺范畴抽离出来,带到现代陶艺和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回到最初的元素——土与火,回到创作者——手与心。这种面对一种媒介简单而纯粹的心态,贯穿整个展览,也让观看者毫无负担,可以自由领略到陶瓷艺术的丰富性。
从开门见山的隋建国的《肉身成道》就彰显出来这股用心。展览分七个章节,第一章节是“生于土”,艺术家戴着拳击手套击打泥土,过程被慢动作播放出来,最终的结果成为一具雕塑。人和泥土的关系,演变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那一捏一握,就是人在创造世界”。
艺术家耿雪的泥土定格动画《金色之名》则具有复杂的隐喻,这部作品可能诞生于艺术家自身对新生命思考的过程中。泥人在黑白世界中不停地以身填充一个巨大的“物”,牺牲自我进入其中,化成金色的身体,似乎象征着泥土烧制脱胎这一毁灭再生的故事。从陶瓷到泥土,艺术家的表达更为自由,思考的也是更加充满哲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