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鲁生长在盛产葡萄的鲁南之乡,以画葡萄见长,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画的葡萄就有一定的名气了。九十年代初深圳报纸曾以《画坛崔葡萄》为题,褒扬崔培鲁的艺术成就,在许多艺术活动场合大家多以“崔葡萄”来称呼崔培鲁。多年来,崔培鲁先生也乐呵呵地默认了这个艺号。可这“崔葡萄”的来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画史上,宋末元初有位僧侣画家温日观画葡萄很有名,被称为“温葡萄”。当代画家王小古,也以画葡萄著称,世人曾称其为“王葡萄”。崔培鲁是王小古先生的学生,当然就把老师的代表作学到了手。这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济南珍珠泉宾馆。当时崔培鲁随同王小古老师在珍珠泉宾馆三楼会议厅参加一次书画笔会,许多人早早来到画案旁,等着看王小古老师作画。当王老师起身走向画案,就有人提出请王老师画葡萄,并连声赞誉这位久负盛名的“王葡萄”。这时王小古抬头指向对面正在作画的崔培鲁,说:“我现在很少画葡萄了,我的学生崔培鲁画葡萄已画得已很不错,现在“王葡萄”变成“崔葡萄”了,你们快去看他画!”经王小古老师这么一说很多人就到对面的画台观赏崔培鲁作画,只见“崔葡萄”大笔一挥,不一会水墨淋漓、晶莹剔透的一幅小三开葡萄图很快就画完了,顿时博得在场的许多书画家、党政及媒体人士的喝彩和赞扬。笔会散去,崔培鲁接受了记者采访,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及大众日报等报刊都相继将“崔葡萄”的美谈予以专题报道。崔培鲁亦深感恩师王小古艺德之高尚,他也将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便更加努力勤奋地进行葡萄画创作,以使恩师所赐“崔葡萄”之艺号名副其实。果然崔培鲁画葡萄出了名,也画出相当高的水平。不久,山东的崔培鲁“崔葡萄”就与四川的苏葆祯“苏葡萄”、北京的周怀民“周葡萄”齐名而三分“葡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