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京城市记忆 开启新的空间诗学
“曲径通幽处:北京城市记忆知识考古学——王明贤艺术研究展”于2021年9月25日,在北京东城区前门西打磨厂街220号院举办。本次展览是“打磨场城市发现2021”系列活动第二季,由“打磨场”主办,北京四合苑画廊(志达文化传媒)艺术空间承办,张海潮担任策展人,共展出当代艺术家、建筑与艺术史学者王明贤的艺术作品60余件,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觉方式呈现了王明贤对北京城市建筑发展的独特思考,全方位地展示了王明贤当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创作理念。
西打磨厂街形成于明代,因石器打磨匠人、店铺云集于此而得名,是京城手工业最繁荣的市街之一,与西河沿、鲜鱼口、大栅栏并称为“前门外四大商业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坐落在打磨厂街西段的“打磨场”是一个集艺术、建筑、科技各领域跨界整合,合作实践“老胡同•新生活“的城市样本,打造艺术与科技、创意与产业碰撞的发生之地。
2015年,为了让老北京胡同融入当代文化符号获得新生,北京实施了“城南计划”旧城改造项目。“打磨场”作为先行项目,特别邀请了隈研吾、马岩松、朱小地、张永和、刘家琨、孟岩、时健等七位国际知名建筑师分别对其中的不同院落进行改造设计,力图使老北京传统建筑接纳新的生活方式。
本次展览使用的打磨场220号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担任修缮设计,建筑师考虑的是旧城再生与延续传统文脉的问题,初衷就是为了让这个地方成为北京前卫团队举办轻松创意活动的聚集地,为前门东区甚至整个城市注入新活力。王明贤艺术研究展正是通过当代艺术推动老北京胡同传统的赓续,同时营造出吸引众多观众参与、体验的新人文艺术环境。
此次展览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通过艺术家自身对北京城市建筑变化的观察和感悟、私人记忆及文献资料的研究,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不连续性地用图文对北京城市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试图揭示某种发现和拾回被总体历史观筛漏的北京城历史,进而为未来北京城市的发展寻求更为详尽的学术依托。
第一单元 消逝的老北京城
图2:王明贤《失踪的老北京城——大高玄殿习礼亭1》布面油画,130×100cm,2016
《失踪的老北京城——大高玄殿2》,布面油画,130×87cm,2017
瑞典学者喜仁龙(Osvald Sirén)在20世纪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北京当时的城墙与城门,并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了《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正是书中北京城墙与城门建筑的美丽以及它们日后的消亡,深深地触动了王明贤的心灵,而梁思成先生拼尽全力保护北京古建筑的努力也令人动容。于是王明贤将喜仁龙和梁思成的语录打印到墙上以表示敬意,同时还展出消逝的城墙、大高玄殿等油画,大高玄殿是中国古建筑最为精彩的杰作,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艺术家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重新创作的油画,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大高玄殿的艺术风采。四合苑的东展厅并不光是纯粹的艺术展区,还赋予了思想的表达和对文化历史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