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NFT艺术交易的碳排放,是一种必要的浪费吗(组图)

NFT艺术交易的碳排放,是一种必要的浪费吗(组图)

2021-10-09 13:23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021年,艺术家创作的墙面。

2021年,艺术家创作的墙面。

随着NFT交易背后的碳排放问题成为争论热点,对艺术家而言,是否选择拥抱NFT交易,似乎成为了选择可观收益还是选择环境道义的问题,而退出似乎成为唯一可行选项。

NFT让数字艺术搭上了加密货币的“野火”,使数字艺术摆脱了不受主流艺术市场关注的命运,迅速取得了便捷、公开的展示与交易渠道。但它也将数字艺术与加密货币的种种弊端绑定在一起,迫使数字艺术面对过于沉重的碳足迹。成也“加密”,败也“加密”,NFT的泡沫散去,但下一个泡沫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艺术必须“环保”吗?

当然,对于Akten的“指控”,一些NFT的坚定支持者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虽然NFT交易引入了种种碳排放的环节,但是,一来,它们在技术上不难解决——“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代理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等新的共识机制得到了开发,它们可以解决“工作量证明”高耗能的弊端,将相应碳排放大大降低;二来,传统的艺术交易同样是一个高耗能行业,艺术品的国际运输和展陈都牵涉到巨额的能源消耗,造成大量碳排放,与此相比,基于NFT、通过网络就能进行的艺术交易可谓“绿色环保”。

这两项反对意见,同样直面严峻的现实。

首先,权益证明作为一种新型共识机制从2012年诞生至今已近10年,却仍未见到广泛应用。抛开其本身技术可能存在的缺陷不论,市场并不愿放弃已在基于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的种种加密货币上投下的巨额资本,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

而诸如Tezos等新兴“加密货币”,以及以太币的新版本,虽然基于权益证明的共识机制,理论上能削减不少能源需求,但它们对NFT交易的吸引力还有待观察。更可能的情况是,在人们转向这类新的共识机制之前,NFT交易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就已由于过于昂贵的能耗代价而被淘汰。

至于第二项反对意见,寄望于用某种“环保”版本的NFT取代传统艺术交易。姑且不论这种设想是否过于理想化,至少,NFT与实物如何进行有效“绑定”还得不到解决。在这种境况下,NFT艺术交易终究只能是相对传统艺术交易的“增量”。面对已根深蒂固的传统艺术交易市场,NFT并未显示出取而代之的能力,也更易遭到来自外部的攻击。

但在这个看似过于脱离现实的意见背后,隐含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假如说,艺术交易,乃至于艺术活动,本就是“高碳”的,它们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