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柜,16世纪, 日本 Museum no. W.100-1922.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神秘珍贵的亚洲漆
当葡萄牙探险家开辟了一条绕过非洲南端、横跨印度洋且能够通往东方的航路后,漆器和丝绸、瓷器等其他奢侈品便开始逐渐为欧洲精英阶层所接受。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地将货物运往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的市场,漆器贸易也得以繁荣发展。到1700年,在欧洲的许多乡间别墅与宫殿中,都不难发现东亚出口的漆器的身影。
欧洲人将产自亚洲的大漆视为一种珍贵而神秘的材料,对它备加推崇。亚洲大漆的关键成分是从原产于东亚的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中提取的树脂。这种树脂会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因为变硬而无法继续被加工,这也使它们异常珍稀,备受追捧。欧洲对漆器的需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国和日本很快嗅到了商机,开始制作形式和风格均迎合西方品味的专供外销的漆器。这种贸易并不局限在中国和日本。其他亚洲国家也生有多种漆树——包括越南,英国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通商口岸。尽管到目前为止,辨认出17世纪产自越南的外销漆器仍是一个难题。
日本外销漆器与南蛮贸易
最早的日本外销漆器是在1570年代至1630年为葡萄牙市场制作的。这些漆器的外观更接近西方物品,比如柜子和碗,它们的装饰也和面向本土市场的漆器非常不同。这种早期的外销贸易在今天被称为“南蛮”(nanban)贸易。“南蛮”的字面意思是“从南边来的蛮族”,也就是指那些从南方航行而来的外国人。这些南蛮贸易品的表面几乎布满黑底描金(有时还镶嵌着珍珠母)的精美纹样,且常常绘有宽大的几何形边框。后来,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为了进一步迎合荷兰和其他北欧国家的口味,日本的漆匠在他们的外销器物上增加了更具图画性的黑底描金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