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远春流玉——文蔚书画迎春展”,于2022年1月1日,在北京百年艺术殿堂荣宝斋美术馆举行。
当代青年女书画家文蔚师从著名书画家崔如琢先生,她从小就娴熟于书法绘画,大学专致美术,其博士论文专著《《大朴不雕—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是她十多年研究中国传统书画的结晶。文蔚创作的作品主要有写意山水、仕女和书法等类型。从2014年开始,文蔚先后到北京、天津、杭州、深圳,香港、银川等多个城市巡展,尤其在书画沃土的杭州她就办个7次展览。
此次展览展出近几十幅积墨、泼墨、泼彩书画作品,是文蔚在绘画,书法创作方面最新尝试的硕果。记者反复观赏展出的24幅仕女画,是从文蔚创作的人物画:《中国女性文学史》四才女系列中精心遴选出来的代表作。
开幕式现场
文蔚为什么热衷于是女性题材,她在此类作品的题跋中曾经写道:“天地之间有男女,生人之道,男女平等。旧时男尊女卑,女子纵有天纵之才,也无处可学。即使面对这样的历史现状,这些女性还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美名千载,她们的聪慧和坚韧,让我非常倾慕,所以我就创作了这一组《中国女性文学史》系列。” 文蔚的最新作品中,小幅画作以文人画的恬淡优雅气息来回应当代生活的效率与浮躁,不能不说这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先生致辞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先生致辞
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先生致辞
文蔚这次展出的几幅山水画则异军突起,填补了画史上女画家不能画大画的空白。她推出50平尺的两幅山水画《九万里风鹏正举》与《云开心浩瀚》。另一幅96平尺的《守得云开见明月》等画,充分表达了画家追遂自然,不畏艰难深入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区,爬山涉水采风归来所得。在这些水墨作品中,文蔚尝试着在“南北派山水”中谋求一种水和墨的平衡。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致辞
荣宝斋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副总经理任其忻先生致辞
书画家文蔚
文蔚的另一幅山水画《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尝试在远山和背景中以饱满的水气描绘,来营造南方风物氤氲的情境,在同一个画面上实现南北山水的共融。
书法创作伴随文蔚几十年,所以首先映入观众视线的书法作品《道德经》,悬挂在展厅显著位置,她用蝇头小楷书写的《道德经》密密麻麻,小字写得娴熟无比,令人驻足留影。而横跨半面墙的狂草作品是宋朝大诗人苏轼的《念奴娇》,更是令人神往。
百家讲坛开坛元勋、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
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彦看完画家文蔚的书画展称,这是2022年新年第一展。文蔚女士书画展,山水巨幅,仕女小品,小楷娟秀,草书飞动,都是大气磅礴。有须眉气概,无脂粉气。
作为文蔚师友的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王亚民发表观画展感言时说,“今天是元旦之日,一年之始,自今天始标志着虎头牌的2022年,这部车又启动了。在这样一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在我们国家重要的书画展示与交流的高地荣宝斋,举办’文蔚迎春书画的展’,这对文蔚或者文蔚的师长朋友来说,也是一件值得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王亚民坦言,“我认识文蔚,转眼间已经近15年了,在这15年中,我亲眼见证了文蔚书画艺术的蹒跚学步、学习成长,直到今天艺有所成的全过程,不觉感慨良多、欣喜满怀。”在谈到对文蔚书画艺术的看法时,他主要从两点进行了展开分析。首先是入门正。之所以说其入门正,就是说她从艺之初,就拜在书画大家崔如琢先生门下学艺,记得清人谭嗣同说过:”务学不如务求师。“意思是说,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文蔚书画艺术能有如今这样的成绩,重要的是在于她有一位好的老师崔如琢先生。崔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书画大家,他的艺术笔墨酣畅、元气充沛,尤其是他的指墨艺术气韵蕴藉、变化无端,视野宽、气象大,将中国书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先生门下学习,耳濡目染间,自然炼就了一怀胸襟和一抔胆气,看今天文蔚的作品已经脱离了小女子固有的那份纤弱,脱离了小女子固有的那份精致,已有一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气。我非常庆幸,文蔚入门学艺之初,门就入对了,入正了,有崔如琢先生这样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大家指教,才能结出今天的艺术成绩、艺术成果,这也正应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学诗须“入门须正,立意须高”,学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淡墨雅趣》35×70cm 2020年
《江行图》100×69cm 2021年
《寥廓江天万里霜》150×367cm 2021 年
《晚来策杖寻幽意》100×69cm 2021年
《一去何时见》 35×70cm 2021年
《玉蕊初萌一树花》 35×70cm 2021年
其次是苟日新。故宫有幅“苟日新”的牌匾,这是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话,全句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实文蔚的名字也暗含了这个意思:“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意思是说:小豹子刚出生时毛茸茸的,长大后脱毛,皮肤变得光滑,并且拥有美丽的斑纹。引用到文蔚其身,就是说她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学习、多观察、多体会的过程,然后才实现“豹变”、形成了自已的风格,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文蔚的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她杜绝各种社交事务,潜心创作,她每天六七点起床就开始临帖、开始画画。后来,她逐渐认识到艺术创作到了一定程度,比拼的是文化。文化底蕴的功底的深厚,决定着艺术成就的高底,她将读书、读经典,成为她创作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她的作品,逐渐地有了厚度、有了深度、有了高度,所以她的作品两年一个小变化,五年一个大变化。在这15年中,文蔚的作品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情趣流露阶段,表现出来的是女性生活的雅静与情调,是女子在花前月下的思致,是古代闺阁绘画在当代的重新演绎,情调有余而创意不足;二是求新求变阶段,文蔚已经认识到自己闺阁绘画的局限性,开始进行创作的突围,在艺术上拓展胸襟,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大胆进行山水画的尝试,已经出现了八尺、丈二大幅作品,沷墨手法在作品中也多有体现,这一阶段的作品是气势有余、细腻不足;三是近两三年来,她的作品又上了新的台阶,可以将老师的作品、石涛八大的作品、自然的鬼斧神工,消化吸收,渐渐形成自已的特点,而且较为熟练应用沷墨、沷彩、积墨等创作手段,线条干净、利落,作品显得气势有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蔚为大观,艺术又上了新的台阶,表现上又有了新气象,人物画又焕发了新光彩。
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艺术已经超出人们对女性艺术创作的认知,她的作品具有了气势夺人的面貌,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守得云间见月明”就是明证,我们期待着假以时日,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蔚,又出现一位像何香凝、方召麐、周思聪一样优秀的女性艺术大家。
另一位观众认为,文蔚博士敬畏传统、承续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是她一贯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