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北海之滨到碧水之畔,从氤氲江南再到风情异域,安滨教授在艺术上坚定执着的探索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实践追求,让我们充分感受着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激情、敏思、执着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言:“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安滨本科主修木刻,硕士研究丝网版画,在英国奥斯特大学的博士论文 ‘The Twentieth centuries woodblock print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world practice’又是论述中国现代版画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其作品创作领域涉及木刻、丝网、插图、水彩以及油画等多个画种,且均是成绩斐然。画面呈现多具优美、和谐、直抒胸臆的气质和儒家温柔敦厚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实践中,安滨以一个探索者的勇气和魄力在东西交融的文化语境中寻找着艺术发展的方向,融会贯通中西文化精华,在多种艺术样式中显现出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形成了具有东方诗性意蕴和视觉张力的独特艺术语言与饱含人文情愫的东方风骨。
(一)
文革前后,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和同龄人相比,安滨还是幸运的。他天资聪慧,幼年时既已显露出艺术方面的特殊禀赋,小学被学校选拔到专业美术组和文艺队进行课外训练。同时进行两个组的特长培养,每天忙这忙那的,占据了他大量的课外时间。文艺队的姜美术老师看到安滨有绘画的才能,还经常找到一些有插画的儿歌集让安滨临摹。促成安滨在小学阶段进阶绘画专业技艺的是沙河口区中心小学美术教员李光达先生,李光达先生拿出自己珍藏的画片中国古代绘画线描十八式给安滨讲解并要求他认真临摹,这些传统线描绘画样式的临习为安滨打下了重要的中国绘画基础并留下深刻记忆,诸如钉头鼠尾描、兰叶描、枯柴描、碎布描、高古游丝描等十八描的基础技法,他亦能信手拈来。而这些传统线稿的临摹,使得他在线条、笔法、疏密、造型比例的控制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
大连新建小学音乐老师姜美术(第一排中)与新建小学文艺队学院合影 1975
古语有云:“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仅有的一些临摹资料被他充分运用。除了十八描临本之外,就是连环画临摹,他像小孩子记日记一样每天临摹一张。日积月累,到小学毕业时,连环画临摹本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沓。同时安滨在画面构图、主题表达、人物线条运用、比例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非常大的锻炼,而连环画丰富的画面情景,亦在安滨幼小心里埋下了萌发的种子。到中学搞木刻创作时,无论画面布局,故事氛围的营造无不来源于当时临摹连环画基础的支撑。
《草原儿女》工笔重彩(临摹) 安滨 作于大连解放广场小学(现名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六年级 指导教师 李光达
《斯大林元帅》安滨 作于大连市解放广场小学(现名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六年级
大连解放广场小学(现名沙河口区中心小学)美术教员李光达先生 1974
《小学生头像》水粉 安滨 初中习作 大连市第十五中学 指导教师 徐世政 1976
大连市第十五中学美术组徐世政先生为学生讲评版画创作 1976
“以创作带基本功”这是当时大连十五中学绘画教学的口号。安滨的初中生活就是在这个以木刻创作为主体的特色学校里度过。它不是一般性的素描、色彩写生基础能力训练,而是针对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木刻版画创作学习。安滨的初中老师是我国著名青少年版画教育家徐世政先生,要求学生学会创作,从创作构思、构图、人物造型去反推基本功训练。名师的教诲,环境的熏陶,使得少年安滨的艺术天份在同堂学子之间脱颖而出。中学创作的木刻版画《夏日的海边》 、《冬雪的时候》等二十余幅木刻版画作品已经显示了非常好的版画创作基础,其中《夏日的海边》木刻版画作品入选 1980年大连、重庆、湛江三市版画联展并在出国作品展中被刊登在《日本国家版画教育》刊物上。
安滨初中(1976年)第一幅木刻版画创作发表在辽宁教育1977年第一期封三
安滨中学时期版画创作 (为鲁迅小说《故乡》刻制的木刻插图) 1978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大批十五中毕业的“知青”返城回到学校,安滨与这些大龄青年们一起开始了应试高考的专业训练。根据当时招生的政策,1978年初三的安滨被学校推荐破格报考中央美术学院。那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在整个大连市仅只发了安滨一人准考证。“报考中央美院要先把作品及相关资料寄交到报考学校,由中央美院的教授对作品进行初审,初审过关后你才能拿到参加考试的准考证,当时,中央美院在全国向考生发很少量准考证。”从安滨老师依然兴奋的神情间,可以得知当时这机会对于一个少年而言,是如何难能可贵!
安滨在大连中学时期的素描作品 指导教师 林成翰 1979
安滨中学时期的水粉静物写生作品 指导教师 徐世政 1979
安滨中学时期的绘画指导老师 林成翰先生 摄于中国大连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于安滨而言,他的准备就是把喜爱艺术的热忱融进日常的学习和思考中。“初三那年没有考上中央美院。到高一时我又报考了中央美院,但那一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招生简章下面发现还有一个浙江美术学院招生信息,之前报考时并没有注意有浙江美术学院,也是全国招生。那时仅有这两家美院是全国招生,其它如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都是在省内或大区招生。对我而言,多了一个机会。所以当时我准备了两套作品同时报考了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专业都是版画。很幸运的是,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通过了我的专业初审,都给我发了准考证。”安滨说。
1980年1月 安滨在北京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复试。 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前留影
(二)
1980年的夏天,是安滨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点。不负众望的他收到了来自浙江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我当时完全是疯狂了,那种兴奋程度无法描述,全国仅几个人的招生名额,我怎么能考上?实在是太幸运!”这是出自于安滨肺腑间的激动。
1980年安滨被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录取临行前徐世政先生与安滨合影于大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两地,自古人文荟萃,温润闲逸,对初到杭城的安滨而言一切都充满了美好。浙江深厚的人文历史沉淀,孕育了无数学界名流,产生了如“永嘉学派”、“永康学派”、浙东学派,包括大家云集今天仍具很大影响力的西冷印社,还有太多地典故和历史遗存,都值得去慢慢挖掘和研究;在这片温润的土地上,有众多的思想和艺术文脉至今还对后人产生着重要影响。“我觉得自己好像真正是进到了一个文化的蜜罐里,受到丰富的滋养,心里觉得非常幸福。”
安滨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的时间,正值中国艺术刚步入了后“文革”美术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激动人心的作品。人们从十年动乱的荒芜中挣脱出来,学院里每个学生都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都专心致志地学习和研究,投入地进行着各自的艺术创作。大学四年,安滨师从我国著名版画艺术家赵延年、赵宗藻先生,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沉浸在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艺术创作中,很多有一定影响的版画作品都是他在大学期间完成的。每一个版画系的老师都被他请进教室作过指导,而这些老先生们都会和他真诚地探讨艺术的许多问题诸如版画创作的构思、艺术语言的处理及刻制技巧或更大范畴的文化现象,安滨像海绵一样吸纳一切有益养分,因而积蓄了大量艺术创作方法和实践经验。
安滨大学三年版画作品《林家铺子》小说插图 1983
安滨大学三年级版画作品《林家铺子》小说插图之三 1983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浙江省美术作品展创作奖,198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必然会经历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安滨的破茧亦是如此。在浙江美术学院本科学习这段时间,安滨的作品以黑白木刻创作为主,同时学习铜版和石版画创作。他从周围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喜欢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的目光投向普通民众。如大学一年级的木刻作品《基石》发表在《福建文学》的封底,描绘一群工人肩抗着一块巨大的预制水泥板艰难蹒跚地向前移动,工人们微驼的腰背间暴起的肌肉在阳光下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这个情景是安滨路遇所见。他充满激情地完成了这幅黑白木刻,作品体现着刚毅和力量的美感。大学二年级刻制的木刻版画《乡村的孩子》发表在《浙江教育》,《母亲的心愿》发表在《富春江画报》,作品《闪光》发表在《浙江日报》等刊物。这些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普通民众,或许在某些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在安滨笔下却是值得赞美甚至是崇拜的对象。
安滨大学三年级版画作品《林家铺子》小说插图之四 1983(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浙江省美术作品展创作奖,1984
大学期间,安滨在版画系老师指导下为茅盾小说《林家铺子》和巴金小说《家》刻了两套木刻插图。对于众所周知的文学著作的表达,难的可能就在于那份熟悉。通过反复阅读文学原著,细心揣摩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情、生活背景、身材容貌等细节,他与老师们反复探讨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原著的描述。安滨言道:“创作插图就是要寻求一种有同感的形象,从原著文学作品中获得人物的真正感受,更要把这个感受通过艺术画面呈现给观众,得到大家认同和共鸣。”话中所述,作者已经很好地描述清楚从创作构思、画面构图到艺术表现的所有过程。作品出来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林家铺子》插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浙江省美展创作奖。
《林家铺子》插图通过画面和人物塑造所构成的强烈视觉冲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旧中国的社会现实。通过大块的黑白对比和锐利的刀触,可以感受到安滨作画时的激情,在强烈饱和度及精心构筑的画面中,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节奏,像是通过刀刃表达出的一种铿锵乐章,既有无比犀利的社会现实剖析,也是一种创作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他审美观念的呈现。
为巴金《家》所作的插图之三,刻画的是鸣凤求救不成,投湖惨死的情景。我国杰出的版画家赵延年先生在评论这件作品时写道:安滨的“处理十分新颖,在整版的黑色中,由头像和水纹组成的一条垂直线,矗立在画稿中央的上半段。背景摇曳不定的水纹,使美丽的双眼平添了人物内心活动的深深情意”。
安滨 1985年为杨沫小说《浮尸》创作的木刻插图组画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浙江省美术作品展创作奖。
对于日常积累创作素材,笔绘创作场景道具的画稿,安滨同样从赵延年先生那里获得了许多指导而铭记在心。“我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候,花了半年多时间去考察。游历了中国不少地方,也整理了不少回来搞创作的素材。一回学校就碰到了赵延年先生,他认真地翻看我画的许多创作素材稿,边看边说了很多见解,全部看完后说了一句:还不够具体,概念。这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触动很大。”赵延年先生一直认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两点:真情,真感受。
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他始终恪守着“真情,真感受”的师训。之后,安滨独立创作一系列的木刻插画作品,如:杨沫的《浮尸》插图组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插图组画,均获得了不俗的反响。版画艺术家朱维明先生在《游刃黑白——安滨的黑白木刻》中所言:“安滨在用绚烂彩笔浸染浮生的同时,同样能回复到色的两极——黑白,以黑白观察生活,以黑白表现万象,发掘生活中最为朴素的黑白美感。他把外来文化作纬线,本土的传统作经线,编织成连接东西南北的网,置身其间,方能左右逢源。”
正是因为从自己的真实感悟出发,安滨的作品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他喜欢自然风物和异域风情,喜欢从平凡的生活和平凡的人物中撷取绘画的母题去抒写情怀,追求心灵与视觉的契合,把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与绘画语言的运用内化为自己表达丰富内心世界的方式。
安滨《原色世界》 粉彩 1986
安滨《缠头巾的湘西女》水粉水彩 1988 ( 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1989 )
安滨《丽日》丝网版画 1998-2001 (获第七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铜奖,2001)
北京鲁迅博物馆李允经研究员认为,安滨的版画《基石》表现了力量之美,《渔归》中的人物造型结实健美,气魄豪迈,《海岛家园》刻画了静谧之美和沧桑之感,而《高原风光》既表现出地域特色,又示人以辽阔之感,《塔尔寺》则独具宗教特色,至于《虔心》则更富禅味。他的丰富生活体验为他自己和观者带来了多样的视觉形象和精神世界。
(三)
1984年,是安滨人生历程中的第二个转折点:他获得了版画系唯一的留校名额。机缘对他的青睐,既是他笃志力行的勤学结果,亦是那个特殊年代,文化的荒芜和人才断层使学校着手教学队伍建设的使然。
“我当时感觉真是太幸运了。当时留校名额极少,版画系只有一个名额。有太多学院教授、领导的子女毕业都没有留校。我从这些老一辈的艺术教育家身上感受着他们对待教育事业、人才选拔的公平和那份令人肃然起敬的事业心。”这种感恩的心情一直渗透在安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在漫长的执教生涯里,他一直恪守和遵循着艺术前辈的言行及教化,薪火相继。
教学课程结束后与学生合影 1986
“老先生们对学生的关爱无形中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烙印,让我以同样的态度去关心和认真对待自己的学生,无论学生的基础好坏,都会不厌其烦地去指导和鼓励、引导他们,总是以这样的一种感恩、育人的态度来做好我的教育工作。”这是一个教师的自觉,亦是一个言传身教工作者的欣然担当。
为了能够有机会出国深造, 安滨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里就开始进修英语。“我留校之后除了工作,慢慢就开始学习英语,我一直期待着有机会可以去国外深造下,我对国门外的那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安滨在英国奥斯特大学留学 2002年
1997年,是安滨人生的第三个转折点。中国美术学院的版画系和英国的奥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Ulster)建立了一个互派学者的协议,互相支持相应的费用,多年的学习和准备,他有幸成为了这个协议的惠及者。“我清楚地记得,出发的日子是10月4日,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赴英国。那天上海的天气非常好,飞机在跑道上起飞的时候,我的心情激动到无以复加。仿佛自己求知的理想翅膀也展开了。对大洋彼岸的艺术世界充满了想象和期待。”从北方到南方,从国内到国外,安滨如愿以偿地开启了探究西方文化和教育的一个全新历程。
安滨在英国奥斯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绘画系做人物写生示范 2001年
贝尔法斯特街角 炭笔 淡彩 安滨 2000
安滨水彩作品《贝尔法士特小街》 46x61cm (2009)
安滨水彩作品《晨光爱丁堡》 46x61cm (2009)
安滨《法兰德斯布鲁日的晚霞》 水彩 1998
《生命》丝网版画 安滨作于英国 1997
《精神家园》 麻胶版画 安滨作于英国 2001
安滨在英国奥斯特大学留学期间创作的版画系列作品,韩国光州禹济吉美术馆举办安滨版画专展 2012
安滨应木板基金会邀约撰写评介文章 ‘Chinese prints between 1985 and 2000’
在英学习期间,安滨受到英国女王大学邀请举办“中国古代印刷术与现代版画”讲演及世界闻名的美国Bob Blackbon版画中心出面邀请到纽约的Rush Art画廊和William Jony画廊举办讲座和展览。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不少纽约艺术家和朋友。也同时去了美国很多城市和欧洲各国游历,从而慢慢认识到西方的教育方法。中西融合不是表面的模仿和挪用,而是以艺术作品身后的视角与方法为助力,明了东西方艺术史的上下文,在各自的基点上让艺术新生。
安滨受到英国女王大学邀请举办“中国古代印刷术与现代版画”讲座及制作演示 1998
美国Bob Blackbon版画中心邀请安滨到纽约Rush Art画廊和William Jony画廊举办讲座及作品品鉴
在美国纽约Rush Art画廊安滨作品品鉴会上作品被收藏。 纽约 1997.12
林风眠先生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一定是以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我们有五千年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很好的时代感创造,我们要保存固有的、很好的东西,吸收外面的东西”。安滨的艺术之根也正是牢牢扎在中华文化的艺术土壤里,同时吸收着外来阳光的雨露。在英国学习的这段时间,对安滨后续的艺术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他在西方艺术的方法体系中寻找到的一种理性思维方法,找到了开启自我艺术风格体系的桥梁——在立足传统人文审美情思中融入西方艺术的理性思考和演绎思维。从东方到西方的艺术学习生涯和实践,也让他具备了更敏锐、更宽阔的艺术视界和思考坐标。
到了英国,实则是进入了欧洲的绘画体系与学园,这为安滨的水彩画研究与创作带来了学习契机。英国并不是水彩诞生国家,但在1750-1850这百年间却能引领水彩绘画达到世界的巅峰,成为可以抗衡油画的一个画种,所以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动因。“水彩与油画本来就是一体的,而油画的发源地就在欧洲。你每天可以在不同的博物馆里看到过去很多大师的作品,也能够在不同艺术学院里看到现代学生们在画的油画作品,这是一种没有办法摒弃的诱惑。”对于从版画到水彩的这种自然跨越,安滨淡言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那种境遇下,安滨的水彩、油画自然就拥有了生发的土壤。
(四)
如果说透纳的风景是英国水彩绘画的宠儿,那么安滨教授的风景水彩则是具有东方诗性和意蕴的文人风景绘画。他的特点是色调丰富多变、色彩浓郁、意气纵横。似乎是受英国人透纳绘画方式的影响,安滨也十分热衷各地域的外景现场绘画。如他的风景水彩《贝尔法士特小街》(2009)、《怒放的云》(2012)、《通往Paramaribo之路》(2012)、《夜幕云开初》(2012)、《晨光爱丁堡》(2013)、《古城的呼吸》(2014)、《苏醒来的古城大特若沃》(2014)、《云和初晴》(2014)、《故园云淡风轻》(2015),将他行迹所至之处的青山异水、云层幻景写入画中,既强调了自然的造化之奇和伟岸,又寄托了安滨追求宁静简约的纯净之趣,同时也为天地造化之师的无穷之手而敬畏。
安滨 《苏里南的正午》水彩 2013
《苏里南女孩》 61x46cm 安滨 2012
安滨《红土地·苏里南》 水彩 2013
安滨《苏里南的朝阳》 油画 2013
安滨在苏里南河伐木场小屋窗口写生苏里南朝阳景色 2013
苏里南这片位于南美洲北部的红土地独具魅力,这里湛蓝的天空,古老的老荷兰街及悠久历史的印地安土族文化给人带来迥样的风情。安滨在苏里南20天的写生访问活动中。运用油画、水彩的浓郁色彩及写意之笔生动描绘了苏里南的热带雨林风光和苏里南人阳光下的风姿神韵。以瑰丽的色彩、浑厚的笔触创作出了一系列如油画《巴拉的农舍》,《伐木工地》、《泽兰迪亚古堡》、水彩《烈日下的船坞》、《苏里南女孩》、《苏里南少年》、《苏里南老荷兰街》等风情各异、题材多样的作品。
安滨、蔡国盛与苏里南儿童们合影 2013
安滨创作浮雕 《陆地行舟图--隋炀帝下江南》 (雕塑团队制作) 2004
安滨创作浙江历史重大题材《太平军击毙华尔》木刻 2008
“每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技法语言,同时它又是生长的。把油画厚重的体感、光感,水彩的色层、渗化的微妙痕迹效果,运用到版画语言来转换,自然的人物刻制效果就会别有情趣和新意,更丰富。这是一种相互支撑而绝非排斥。”安滨热爱生活,热爱探索,喜欢研究自然、解读自然。他的水彩绘画借鉴并吸收许多欧洲大师的东西,也从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吸收很多,是融合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综合思考,并立足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来构筑自己的语言,来传递画面的特殊氛围和情感。安滨的水彩,像一首彩色的诗,他对色彩的敏感犹如一位感情丰富的诗人,既有东方传统的神思与形色的交融,亦有西方绘画那种强烈的形式语言力量。
安滨《淡沲时光》 水彩 2019
安滨 《大秦岭》水彩 2012
安滨《维多利亚的怀抱——家园》水彩 2017
如今身处管理岗位,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教学及学术研究,属于他自己的创作时间少之又少,周末是他绘画的主体时间,寄情于书画,他的心快乐无比。
安滨假日里在外景写生 2016
安滨在浙江省师训教学主讲欧洲水彩绘画简史并做现场水彩画演示 2016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当代世界,千姿百态,光怪陆离。安滨教授对此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胸,对“艺术”创作只以纯真的心灵去感悟,写心性,抒情怀,所以能自然地跨越不同艺术之间的障碍。一路走来,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安滨从不故作高深,他和观众之间有一种简单的默契——真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