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以国家之名讲述历史!国家博物馆已经110岁了(组图)

以国家之名讲述历史!国家博物馆已经110岁了(组图)

2022-09-07 10:40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纪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孙文晔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国子监琉璃牌楼

国子监,始建于元,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内有辟雍、彝伦堂等处建筑,皆与典制学问有关。7月9日,“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国子监成立,草创期有国子监衙署一座,共210间房屋,署东北隅附住房304间半。

国子监的礼器、书版、石刻等57127件文物,成了历博最初一批馆藏。重要的文物主要有周代彝器,包括召仲簠(fǔ)、康侯鼎、内言卣(yǒu)、素洗、雷纹觚(gū)、牺首罍(léi)、子爵、师望簠、牺尊、雷纹壶共十件。

对一个文明古国的国立历史博物馆而言,这样的家底,实在寒酸。但在蔡元培果断决策、鲁迅全力操办之下,仅用不到两个月,就从议事、调查走到拍板、实施阶段,已属不易。

由于对袁世凯忍无可忍,筹备处成立次日,蔡元培便在自己主持召开的临时教育大会上愤然辞职。在北洋的乱局中,国立历史博物馆终究不过是文明的幌子罢了。正因为如此,“历史博物品之搜集,欧式博物馆房舍之增建,陈列器具之制造,种种扩张计划则皆以绌于经费,未能大举兴办”。

“抱残守缺”之际,征集和整理文物便成为第一要务。筹备处接收了清朝军机处留下的文物,如太平天国的玉玺、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清朝太医院的明代针灸铜人等。清朝内阁大库的明清档案、清朝雕版印书的雕版、清朝刑部衙门的一些刑具、武器等物品也被纳为馆藏。

1917年,由于国子监地处偏僻,没有暖气,筹备处迁入故宫前部的端门至午门及其朝房。此地办公条件虽然简陋,但高踞于紫禁城城楼之上,足以向世人昭示中国封建帝制之终结,多民族共和国之创始。

被划拨来的大内档案也随之移到午门外朝房里,这些档案被装进8000多条麻袋,凌乱堆放于端门门洞。一些工人,常常将这些无价之宝随便倒在地上,拿麻袋去换钱。

1921年,北洋政府财政窘迫,工资难以支付,政府部门只得自筹款项维持开支。当时的教育部把这些麻袋中的东西当成废纸,卖给了西单一家纸店,价格是每块银元40斤。这家店铺购得约15万斤“废纸”,其中一些流入古籍市场,剩下的送去造纸厂。后来北洋政府财政好转,又盘算收回这些档案,但此时这些文物所剩的已经不过是原来的五分之一了。

鲁迅将这件事写成了《谈所谓“大内档案”》,感慨“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或古董。”

他一边骂,一边默默为历史博物馆卖力。日记显示,1920年4月17日到5月12日,鲁迅有14个下午在午门。据历史博物馆张文勋说,这是欧战以后,教育部把上海德侨俱乐部的藏书没收,运到北京,放在西雁翅楼,并选派8位专家,分别整理,其中就有鲁迅。

1913年,首次以国立历史博物馆之名,将一些文物送到德国展出。转运前,文物临时放在教育部,鲁迅为安全起见,还在办公室守了一晚,至晓方歇。

从1912年至1926年,15年间,鲁迅对历博的筹办投入了极大热情,还捐献过明代铜镜、青花寿字瓷碗等,但直到他赴厦门任教,都没能等来正式开馆。

时逢乱世,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了14年,到1926年10月10日才正式开馆。区区1万元开馆经费,还是司徒雷登牵线,美国霍尔基金会赞助的。

这次展览,仅开放10个陈列室,仅在金秋办了一个月,但总计接待观众达185714人次,日平均参观人数达6404人次,相当于每十个北京人,就有一个去观展。

1928年后,首都南迁,历史博物馆也数度更名,愈发困顿。在停滞期,馆方仍坚持办刊,办讲座,也办一些小型专题展览,藏品一度超过21万件。

“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危急。博物馆特地筹办了《古火器展览》《洪承畴遗物及史料展览》《圆明园遗物展》《明代倭寇史料展》等一系列展览,借古讽今,启发民智。

为避免国家文物遭受损失,历博的万余件珍品与故宫国宝一起踏上了艰辛的南迁之路。1935年,蔡元培提议,为这些颠沛流离的文物建一个家,还为此举行了博物馆建筑设计竞赛。在梁思成拟定的章程中,参赛作品“须充分采取中国式之建筑”,最后徐敬直大屋顶的设计中选。在救亡时代,这个方案寄托着期望,却终究是纸上画饼。

最终只有一小部分历博精品辗转回到北平,大部分精品都被蒋介石派人运到了台湾,如国子监的周代彝器等。未南迁的20余万件藏品,则在日据时期,惨遭劫掠。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