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之味:驯化中的塘与糖》近日在顺德美食博物馆开幕,五位艺术家、建筑师、学者通过长达半年的驻地调研,追寻河流与地方的脉络,对顺德饮食寻根溯源进行当代性艺术表达。展览是大乾艺术对珠三角流域考察与研究体系中“河流与食物”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工“驯化”和感情“驯化”在彰显。驯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文明进步行为,是将野生的动物和植物的自然繁殖过程变为人工控制下的过程。与此同时,驯化更是在创造关系,营造产生感情的联系。
顺德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城市区域,突显了两组关系:从蔗糖到糖厂制造的全球想象,以及从“桑”基鱼塘到“蔗”基鱼塘的变迁。以食物为关系的核心,前序关系是养殖和工厂制造,后序关系是销售和品尝。
本雅明认为体验是片段的、瞬间的,而经验是与我们的生命历程同在的触动。社会的加速发展带来的是物的异化、自我异化和社会异化,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体验丰富,而经验却日渐缺失。“我们从顺德的桑基鱼塘出发,共同行走、田野和调研,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在地文化、生活方式、物产和经济的对话,并以此为核心概念进行创作。以多组跨媒介的装置作品为载体试图探讨最基础的物质生产如何影像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又如何改变了我们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策展人陈东介绍说。
顺德是美食之都,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垒土为基、蓄池养鱼的“蚕壮桑茂鱼肥大,塘肥基好茧丰收”的生产方式延续了近千年——既成就了顺德的经济发展,又发展出独特的美食文化。如今,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循环的典范”的桑基鱼塘已逐渐式微,渐渐成为我们对这种生产方式的记忆和想象。
在本次展览艺术家的召集中,奚雷和马塞尔· 匝斯(Marcel Zaes)都从食物关系的前端即养殖出发,前者揭示的是快速消费带来物的异化,而后者则探讨技术作为组织媒介的力量,声音都成为了他们的重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