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李哲明:不一样的黑白幻境(组图)

李哲明:不一样的黑白幻境(组图)

2023-02-08 14:42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http://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30207/9731d40d80cccec46e0ae1a6cf709444.jpg

《悯》 《前行》 李哲明

《悯》——一个化为白骨的人类,仍在散发着毒气和烟雾,污染着身后的环境。但自然的生物并没有抱怨和痛恨,而是采取了亲近的行为,以极度的单纯和温情来平和这份极端死亡的气息。

人类的恶劣行径最终反噬的只有人类,自然的反馈永远是包容和怜悯。

《前行》—— 人的一生在不停歇的行走中,就算一个短暂的停顿,时间和现实也会推动你继续前行。于是,渐渐变成了行尸走肉的永动机,甚至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忘却了行走的动机……只有潜意识仍在紧紧抓着自己的头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灵魂,以及灵魂深处对于鲜活美好的向往。

站在青年艺术家李哲明的画前,或置身于他作品的氛围之中,在前一分钟,你可能还在欣赏他那黑白灰构成的整个唯美隽永的画面,朦胧的水墨交融的背景,甚至还想细细品味他创作时娴熟的笔触;但是后一分钟,你向后退一步,画面冲击过后耐人寻味的感触已然徐徐升起,真实世界仿佛有种界限开始模糊,内心无限的广博世界逐渐变得清晰。

你不可能永远只是站在边上欣赏的画外人,你会身不由已地跟随画家,带入同为人类的梦境群像一起来挖掘人的精神世界,深度内观,寻求人生在世与身后更深层的涵义。在悲悯之中感受一切,冥想一切。让观赏者从凝视到沉思,这就是李哲明作品所体现的生命力,以及能如此令人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李哲明完成所有的创作之后,《Dreamland 幻境》在他的心中呼之欲出,这也是本次个展名称的由来。

费尔巴哈说过:“对于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这个时代……只有幻象才是神圣的。”

有心理学家说,梦是无色彩的。其实黑白无疑可以是最佳、最丰富的色彩。

李哲明坚持着黑白及其中间灰色的晕染和交融,似乎在暗示我们,屏蔽外相向内张望,缤纷的色彩渐渐褪去,万物的真相就呈现出来了。是梦,抑或现实?求索就在两者之间。


也许在李哲明老师的这段自述中,我们对他的作品可以有更深刻的认识:

“梦境是人的内心最深处的画面,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写照,它充满自由、怪诞、恐惧、美好。我们会因为梦中发生的事情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情绪,有时会为梦里的情节感到喜悦,也会为梦里的悲剧而流泪,在梦境中所获得的的荣誉都会变为虚无,所犯的错误都会得到宽恕。它会反映我们的内心,引导我们的发展,主导我们的行为,但它也是现实情绪的体现,是不可记录的人生琐碎的片段。

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艺术氛围,我始终执着于运用中国水墨和宣纸。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它们直接单纯,滂沱而出又无遮无拦,天然孕育着荒远而神秘的东方气韵。具象只需交给线条,抽象和自由则交给了泼墨,在水和墨的自由交融、冲击运动的气势下,画面和气氛都到位了,心中的潮涨潮落,和着岁月被风雨冲刷的古旧残破的沧桑感就出来了。     

在绘画创作中,人生各阶段所经历过的爱与恨的纠结、挣扎、抑郁、自我救赎等情绪和反思,重新被编织组合成一个个独有的、值得思考的、具有神秘精神的画面,是我创作的终极目的。

很多时候,人生如梦,人若是想要过好每一天,最好的方式还是: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李哲明的此次《Dreamland 幻境》巡展,众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同时亦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好评,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詹建俊教授、艺术评论家王鲁湘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并对李哲明的作品作出了评述。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是人们在最自由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幻想和幻象,是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欲望的伪装。这种以梦为出发点的艺术创作总是能引人入迷从而陷入思考。李哲明这些宛如造梦般充满隐喻和象征的作品,无论是中西画技巧上的融合突破,还是内容上的表达,这其中的真实和幻想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詹建俊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在已有的绘画创作中,对“怎么画”的探索占了绝大多数,而对“画什么”的探索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李哲明的绘画作品中,成熟的笔墨风格和人物造型已无需赘述,而绘画作品里面更为人本的精神性的东西更是难能可贵。

王鲁湘 著名文化学者、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李哲明的绘画作品想要传达的是一种隐秘的心灵深处的东西,是梦幻的无意识的,同时又是必然的有意识的对存在于心灵深处的思想表达。

曹星原 斯坦福大学博士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史系副教授

情绪与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李哲明通过选取来自现实中的人物形象,经过重组和变形,使其转化成画面中传达思想,表现情绪的梦境幻象。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艺术家对自我与世界的思考。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