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字精简到8000字
让文物和场景给予公众联想
苏海浩瀚,那么如何深层次地挖掘理解三苏的家国情怀并体现这一主题?策展工作一开始,团队从文本上遇到了难题。据三苏祠博物馆规划建设部部长王荷介绍,最初展览的初稿达到了3.5万字,体量相当于一本学术专著。当文本送去评审时,得到了文博专家的肯定:学术性、专业性极强。“这是一个优点,但对于展览形式来说,也是一个缺点。因为面临着如何将这些学术性强的语言转化成公众容易理解的语言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三苏祠邀请国内众多顶级专家“把脉问诊”,其中就包括南京博物院原院长龚良。“对于博物馆或者一场展览,它不是靠文字来说话的,而是靠实物来说话。文字越多,那么公众对实物的理解就越少,对空间感的理解就越少。”龚良表示,文本学术性强是一个好的展览的基础,但体现学术性,不仅是靠文字,而更多的是靠文物组合场景组合。“文物能看到能反映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再用文字;而场景本身以及所产生的意境、氛围也会让人产生联想,去思考去获得。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给公众看到的是我们想要反映的学术性,而不是通过文字来看学术。”
龚良说,将文物组合与场景组合做完后,就尽量再去掉原来的文字。因此,在形成展览初始设计时,此次展览的文字精简到了1.5万字,最后呈现的上墙文字约8000字。“前期我们一直在做‘加法’,后期一直做‘减法’,最后的这8000字没有一个字晦涩难懂。”王荷说,“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将三苏的家风家教润泽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