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杨家村窖藏出土的27件青铜器不仅历史价值高、“颜值”高,器身上的颜色更是五彩斑斓,有金黄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各种颜色。
青铜器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颜色呢?
我们都知道,青铜器是铜、铅、锡的合金,由于铜的含量最高,所以在古代这些青铜器是金黄色的,这也是它的原本“肤色”,古人也因此称之为“吉金”或“金”。
数千年之后,这些青铜器在土里经久埋藏,它的金属成分与土壤、水、空气、微生物等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生成各种颜色的锈蚀物,宛如给青铜器穿上了华丽的“外衣”。
蓝绿相间的逨盘外壁
青铜器“外衣”颜色多种多样,青绿色是最常见的锈色。一般来说,铜如果产生氧化反应会生成碱式碳酸铜,就形成了绿锈;如果埋藏环境水分充足,会有硫化铜的生成,会形成蓝锈;如果青铜器中锡的含量比较高,且集中在表面,就会反应生成氧化亚锡,形成黑锈;如果在碱性的环境中,又会生成氧化亚铜,形成红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