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铨:原名李海泉,中国当代艺术家。
1977年出生于宁夏银川市, 200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2002年至今,以自由艺术家身份工作生活于上海。 2021年,作为中国唯一受邀艺术家参展阿联酋迪拜世博会,参展作品《彼岸之舟》、 《万物随心》被中国馆收藏。
笔者:徐明松,上海知名艺术评论家,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杂志编委,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委员,已出版《纸上风景》《建筑乌托邦:明天我们住在哪里》《微影海上》等图书多部,业余兼事公共艺术和城市更新理论研究。
海铨的具象表现绘画总是隐现和折射出一种超现实的意象,无论是那些面目模糊的人物,还是处在不同场域里的静物,所透析出的多是游离现实世界的况味。
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并不滞碍于画面的物象本身而揭示了某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间离”了我们观照画面语义的线性逻辑,进而导入一个更为繁复和多义的审美取向和可能性,乃是一种不落言筌意在言外的“象外”之旨。它包裹的不确定性反而让观者在画面之外寻找更有想像力的释读空间,如同接受美学所讲的那种“召唤性结构”,与艺术家一起共同“脑补”作品的语义再阐发。
诚然,具象与抽象已然不是“二元”对立的表现方法,如同培根自己所认为的,他的作品“就像在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走钢丝”,他试图在寻找一种“模糊的精确性”和“非常有序的意象”,“我越来越把意象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更加复杂。”他还说,“我不想让我的画含糊不清,但我是在一种感知、感觉和想法的迷雾中绘画,尽管我努力将其具体化。”由此,返观海铨的作品,那种“模糊”的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移的意象或然成为我们寻找“精确性”的动能,艺术家创作的“心源”和与之“冥想”共情的支点则是我们解读其作品的“精神之钥”。
其实,整个现当代绘画无论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潮,都有著两个较为明显的审美取向:一是自后印象派以降,诸多艺术思潮将艺术创作思维导入人的主体性和内心化,换言之,主观“表现”成为主流;另一方面,现当代艺术发展源流的文脉在观念和主题上也不断趋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抵触乃至冲突走向人的终极关怀的哲学命题的思考。海铨作品的“内敛”和“内省”正是反映了当代绘画在语言和观念上的这种共性。因而,这些微阖双目、脸庞模糊的人像以简约概括的形线勾勒烘托出一种沉思冥想的境象,在朦胧胧的具象人物里析分出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意味,所谓名可名非常名。画面的图式语言调性中和而内敛,人物的身态含有的内省的表情则揭示出“入定”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