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第一场由李一主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柴敏,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逸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啸东,北京印刷学院讲师龙友,荣宝斋美术馆馆长王祥北,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朱友舟及其硕士研究生王韬霖分别作了《郴州简牍的发掘、整理与研究》《郴州简牍书法的出版意义》《从郴州晋简看字体楷化中的不平衡现象》《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有关出土简策字体断代与分类的考古学、文献学依据的补论(以湖南郴州新出土三国吴与西晋时代两种简牍为中心)》《风景与风格——郴州简牍与东晋士人书写语言中的“断裂”》《从郴州晋简看兰亭论辩》《郴州西晋简牍楷书笔法溯源研究——基于湖南出土简牍笔法演进序列的历时性梳理》的主旨发言。
研讨会第二场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研究员王东声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晓光、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罗红胜、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王智杰、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苏亚涛、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晏小飞、山西大学讲师王赢、临沂大学讲师柳悦霄分别作了《郴州吴、晋简比较与新体普及》《郴州苏仙桥晋简书法的形态分析》《郴州晋简与吴简书写风格比较研究》《俗体还是正体?——从郴州苏仙桥晋简看魏晋书法发展》《郴州简牍中的祭祀文化探源及笔法源流分析》《从“郴州晋简”与“临泽晋简”看西晋时期南北书风的差异》《从郴州西晋简牍与楼兰木简、残纸比较看字体演变对“二王”书风的影响》的主旨发言。
第三场研讨会由陈忠康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卫红、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萧文飞、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翁志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客、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郭嘉颖、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镇、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衣雪峰分别作了《从郴州晋简看度量衡之发展》《郴州晋简三题》《从书写工具的演变看郴州晋简的书法意义》《郴州晋简楷书笔法的若干问题》《笔势与楷法的成型——论郴州晋简的文字学意义》《汉晋简牍研究的艺术空间——马圈湾汉简、郴州晋简的书风嬗变为中心》《郴州吴晋简与钟书三体》的主旨发言。
第四场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魏广君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其凤、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梁培先、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讲师李群辉、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张彪、天津美术学院讲师萧庆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曹隽平分别作了《有关郴州西晋简书法上下游传承路径的考察》《郴州西晋简牍之在楷化历史中的地位》《新出土简牍对当代书法教育的意义》《从郴州西晋简牍书法看笔势主导下的隶楷之变》《“与古为新”——与郴州吴晋简牍书体相关的几个问题》《郴州周末书法研学两日游线路初探》的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