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湖南郴州苏仙桥遗址出土简牍 郴州博物馆藏 释文:县东界去县卌里从界到郴县呈乡献酒官卅里
发言摘要(按发言顺序排序)
张春龙(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郴州简牍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从考古一线出发,全面直观介绍了郴州简牍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情况,郴州晋简是上计薄,通过郴州晋简可以窥探桂阳郡和辖下各县的资料概况,包含祭祀、物产、人口、矿产、赋税等内容。
柴敏(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郴州简牍书法的出版意义》从简牍资料的出版角度出发,介绍了简牍书法的出版情况、晋简书法的价值、《郴州西晋简牍选粹》的特色及社会影响等,最后从出版的深化与相关文创开发的方面,让郴州晋简能够全方位 地 普及深入到日常生活中,这些都对创立郴州文化品牌、提升郴州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价值已超越郴州地区而至全国甚至海外。
李逸峰(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从郴州晋简看字体楷化中的不平衡现象》从郴州晋简中的各种 “不平衡现象”进行讨论,主要表现为同一时期不同简牍楷化程度、同一简牍不同字样楷化程度、同一字样不同笔形楷化程度、同一笔形起收笔不同楷化程度均可能不均衡。认为汉字字体演变是从笔形演变开始的,并且是在书写过程中完成的,而这种汉字字体演变不平衡现象,同样出现在隶变中。
张啸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有关出土简策字体断代与分类的考古学、文献学依据的补论(以湖南郴州新出土三国吴与西晋时代两种简牍为中心)》从美术考古和书法考古等方向出发,以郴州晋简作为引子(但不限于此),表达了如何在大框架之内在上下左右之间来进行研究。其中涉及20世纪 50年代 以来,楚地出土(或入藏)战国简策、帛书(多为楚系)之 “类”——“型”——“式”研究模式的初步建立暨“标准器”的确立,以及后汉以降,出土后汉魏晋简牍文字断代“三重证据法”的可操作性论证等具体问题。
龙友(博士、北京印刷学院讲师):《风景与风格 ——郴州简牍与东晋士人书写语言中的“断裂”》从郴州简牍中看到了西晋时期非精英书写的实际图景,由此产生与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人阶层产生的关联性。借用约翰• 萨利斯所谈到的“风景”的概念,通过对同一时期南北方书法墨迹的对比表现出内在的连续性和“断裂”的问题,谈及南渡士人的复古行为以及新体的产生现象,通过郴州晋简看到了从西晋到东晋时期书法史的变化。
王祥北(荣宝斋美术馆馆长):《从郴州晋简看兰亭论辩》由 “兰亭论辩”导入,通过郴州晋简与王羲之墨迹的多方位对比,认为在王羲之时代的书体是多方面的,而王羲之完全可以写出《兰亭序》这样的作品。任何书体的形成都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了许多代人的努力,王羲之在行书、草书、楷书等书体上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集大成而已。而郴州晋简的出土,也为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可能提供了确证。
朱友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韬霖(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郴州西晋简牍楷书笔法溯源研究 ——基于湖南出土简牍笔法演进序列的历时性梳理》对郴州西晋简牍中的楷书笔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由篆至隶——里耶简、马王堆汉简中的笔法演变,和由隶至楷——五一简、东牌楼简、走马楼简、郴州简中的笔法演变两个方面对湖南出土的简牍笔法演进序列进行了梳理概括,由此看出自东汉至西晋简牍书迹中的早期楷书在书写方式上的新变。
王晓光(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郴州吴、晋简比较与新体普及》将郴州吴、晋简牍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并指出湖南古井群与简牍出土的特殊性,并同近期的西北简纸文书进行比较,阐述了郴州吴晋简所展示的当时新体(楷、行、今草等)发展普及情况以及当时墨迹书法发展大势。将郴州晋简 纳入 新体的发展角度进行考察,从中探讨书体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过程,进一步阐明东晋江左文人书家群并非戛戛独造,他们的书法是在当时普遍的社会书写(新体普及)之上产生的。
罗红胜(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郴州苏仙桥晋简书法的形态分析》以郴州苏仙桥晋简书法为原点,以同处于过渡阶段的简牍书法为参照,通过对其书法形态的对比研究,分析苏仙桥晋简的书法形态在楷书演进中的程度,并进一步归纳其书法形态特点。从东牌楼东汉简牍楷书到走马楼吴简楷书再到郴州晋简,其书法在楷书演进中得到了急速发展,从点画形态到字形结构都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王智杰(博士、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郴州晋简与吴简书写风格比较研究》将郴州晋简与吴简在书写笔法、结构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晋简笔法已趋于完善,为楷、行、草到晋代均已相当成熟这一结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同时也反映出书写者的轻松书写状态,并从个人经验出发提出采取楷隶杂糅、隶草(章草)融合、行楷结合、简帛融合等方法指导当代的书法创作实践。
苏亚涛(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俗体还是正体? ——从郴州苏仙桥晋简看魏晋书法发展》主要探讨苏仙桥晋简在文字史和书法史上的定位问题。通过对比苏仙桥晋简与之前的汉魏简纸文字遗迹,从点画、字形、笔法、结构等多方面分析苏仙桥晋简中的成熟楷法。结合苏仙桥晋简,分析魏晋书风的新发展,尤其是楷书字体从“俗体到正体的演变”,以此说明西晋时期的官方正体字已经是楷书,苏仙桥晋简的书法是时人在公文书写日常应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字面貌。
晏小飞(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郴州简牍中的祭祀文化探源及笔法源流分析》梳理了近年来秦汉魏晋简牍中有关祭祀文化的研究成果,指出郴州简牍中的祭祀活动多以民间祭祀为主,并 掺杂 官方祭祀,通过郴州简牍中的内容来窥探当时祭祀活动。其中 还涉及 郴州简牍笔法的源流分析,将郴州西晋简楷书与国博馆藏北凉写经残卷楷书进行对比,并从《贺捷表 》《 郴州西晋简 》《 姨母帖 》《 丧乱贴》中的 “顿首”二字看“旧体”到“新体”的变化。
成联方(云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赢(博士、山西大学讲师):《从 “郴州晋简”与“临泽晋简”看西晋时期南北书风的差异》将甘肃临泽晋简与郴州晋简从用笔、结字、章法上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认为以郴州晋简为代表的南方书风基本以汉人为主体,书法文化崇尚温润妍美;而以临泽晋简代表的西北书风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整体风格粗犷雄浑。由此可以窥见地域和民族文化对于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柳悦霄(博士、临沂大学讲师):《从郴州西晋简牍与楼兰木简、残纸比较看字体演变对 “二王”书风的影响》将楼兰残纸、郴州西晋简牍与“二王”书法之比较出发,认为现有的书史中,大多将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形成归结为对前代名家的学习,从而忽视了民间或者普通士族阶层对其书法的影响,通过楼兰残纸和郴州西晋简牍的相继出现,王羲之书法的发展脉络也将变得空前明朗起来。
戴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郴州晋简看度量衡之发展》从郴州晋简中所见的长度单位、容量单位以及衡重单位中发现,度量衡发展到晋代时,单位量值已有增加。郴州晋简中的关于长度和地积的 “尺”应是西晋当朝尺。其中郴州晋简中的容量单位:斛、斗、升、合、勺、撮、圭,与《孙子算经》中可相符合。郴州晋简中的衡重单位,出现“晋称”和“吴称”,有无换算关系、吴称中铢和(金叔)关系如何,是否在衡重变化中或贵金属标准上存在过双轨机制,令人寻味。
萧文飞(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郴州晋简三题》由郴州晋简延伸到西晋的书法教育问题,通过钟繇《荐季直表》与郴州晋简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宽博古拙审美风格的几大特点,并将郴州晋简作为进入钟繇小楷及钟式风格书法学习的最佳范本,同时以郴州晋简为切入点,从书写手势、起笔形态、内白以及线方向等问题的变化上进行分析梳理,对旧与新、古与今的审美风格差异做出了进一步阐释。
翁志飞(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书写工具的演变看郴州晋简的书法意义》从毛笔的构造出发,将各个时期的毛笔形态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郴州吴简与晋简中所表现出的书写差异进行讲解,最终落脚于郴州晋简所表现出的工具材料改革与书写的关系问题。
王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郴州晋简楷书笔法的若干问题》从书体的概念出发,着眼于郴州晋简书法的艺术性,对楷法来源进行了新的辨析,提出法度的创立为了自由的表达,法度的确立限制了自由的表达的观点,指出郴州晋简中可贵的笔法形态区别于后世楷书标准化之后的僵化,为后人提供了更多开放性的借鉴。
郭嘉颖(江苏海洋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笔势与楷法成型 ——论郴州晋简的文字学意义》从经典书论着手,对“楷书”以及“笔势”的概念进行阐述,以郴州晋简为例分析其纵向笔画和转折笔画中所体现的笔势问题,阐明这种笔势最终导致了其楷书笔画形态的成型,而郴州晋简也直接证明了楷书成型的实际过程,具有一定的文字学意义。
刘镇(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汉晋简牍研究的艺术空间 ——以马圈湾汉简、郴州晋简的书风嬗变为中心》从简牍的形制与渊源、汉晋简牍与书体之演进、简牍与碑刻形制之形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郴州晋简和马圈湾汉简反映出汉与晋书法风格不断丰富,书体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汉到西晋的简牍大致展现出从篆书隶书的形态到楷书乃至行书的重要发展过程。
衣雪峰(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郴州吴晋简与钟书三体》对 “钟书三体”即铭石书、行狎书、章程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阐述,选取锺繇传世作品中的《贺捷表 》《 荐季直表 》《 宣示表》与郴州晋简相对照,基本证明郴州晋简属于章程书,并认为郴州西晋简,可谓 “钟王当抗行,或谓过之”。
张其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有关郴州西晋简书法上下游传承路径考察》通过对郴州西晋简书法上下游传承路径的考察,表明名家书系与民间书系在历史上的交互作用,即名家书系对民间书系的传承,体现在对民间书系的雅化与超越上;民间书系对名家书系的传承往往体现在雅意的弱化与技法的糙化上,不同书系的传承存有障碍,同一书系如民间书系因属于同一体系在传承上更容易一脉相承。
梁培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郴州西晋简牍之在楷化历史中的地位》从楷化问题入手,对楷书化的点画完成次序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郴州西晋简牍有可能代表了竹木简时代书法 “古法”之于楷书的终结样式,并因远离战乱,相当完好地保存了这一套地域性传统,并在自然演化中表现出楷化进程的累积效应和接近最终成熟的结果。
李群辉(博士、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讲师):《新出土简牍对当代书法教育的意义》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表达出新出土简牍对书法笔法的研究、书法创作路径的拓宽以及书法史观的建立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对书法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某种关联性进行了举例说明,强调以简牍书法为代表其 “物”的意义的发掘。
张彪(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从郴州西晋简牍书法看笔势主导下的隶楷之变》从楷隶之变入手,细致入微 地 对郴州西晋简牍书法中的笔势和结字进行了分析,表达出这一时期的简牍书迹相对于士大夫阶层书写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也正因如此才令其更为自然、直观地展现彼时书写者的书写状态,并串联起隶书、楷书之间的沉寂、生发脉络,是郴州西晋简牍楷书在书法史发展中的核心意义所在。
萧庆祥(博士、天津美术学院讲师):《 “与古为新”——与郴州吴晋简牍书体相关的几个问题》从古体、今体和新体的区别展开,系统表达出郴州晋简书题中的古今问题,阐明在吴国和西晋南方地区,存在着区别于钟王之法的另一种系统。从郴州简中表现出的篆籀笔势结体,有别于新体行书;另一方面,这种古风,不仅是吴国地区,亦与北方卫氏相类,从而成为更大范围的楷化基础。
自由发言环节摘要(按发言顺序排序)
丘新巧(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郴州晋简代表了当时的基础书写状态,该怎么样客观衡量这批简牍书写?王羲之面对晋简的形态,从规范性上继承更多,从艺术性上又是相对反抗,是既对抗又继承的关系。另外以现在的楷书来衡量当时的楷书的结果,是基于一个历史目的论来探讨的,究竟是否可靠?有多大的依据?还可以继续拓展之。
蔡大礼(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所研究员):简牍是二十世纪的伟大发现,这次的郴州简牍提供了过渡期的书法状态,在书体之间有很多过渡性书体,实际上就是在写字的过程中不断 地 发展成熟,郴州晋简的不成熟可以给当代书写者提供很多选择。
陈海良(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从官方的简牍来看,王羲之的书风以及《兰亭序》的书写确实成立。从书法艺术本身来看,郴州简牍大部分没有达到理想的艺术高度,但从中可以看出与王羲之相匹配相暗合的线索。
周延(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展览部主任):郴州简牍所展现的笔势十分简单,写出来的字很自然 地 带有节奏感,但经典的作品往往笔势多变。郴州晋简的书写可能不够艺术化,但沉浸于经典后有时又恰恰缺少了这样一种简单。
王东声(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研究所研究员):从不同领域来研究对我们来说可能更有意义,更多的还是结合创作做一些研究。艺术的发展,都有一个误读的过程,是一直在追寻正解的路上,有时候也正是因为误读才产生了新的思路和创新。
(萧文飞、柳沣圃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