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开幕式剪彩
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学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苏州市文联承办的“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于2012年8月2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原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立平,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承萱,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央视国际画院院长赵立凡,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刘健,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院长、美术评论家邵大箴,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印度大使馆参赞ArunSahu,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鸿声,苏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成从武,民进苏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顾和祥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主持开幕式。
“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共展出刘振夏历年创作的绘画精品约150幅。这是画家“30年磨一剑、寂寞修正果”的艺术呈现,也是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的一次重要个展。展览分“西北风情”“远去渔歌”“难忘印度”“古风传奇”和“朝夕采撷”五部分,全面展示了刘振夏水墨艺术的探索成果和独特造诣,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长6米多、宽2米多的巨幅作品《大漠鼓乐》于展览前夕创作完成,也在此次画展亮相。
刘振夏,194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历任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校长,苏州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副主委、苏州市委主委,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副主席。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以《渔婆》等作品享誉画坛,美术评论家郎绍君赞誉他的画“实在动人”,著名人物画家方增先称道他的造型能力“比之现代画家的优秀者,他是堪称优秀者的”。然而,此后30年,刘振夏远离画坛,奉行“四不主义”(不发表、不展出、不卖画、不应酬),隐居苏州古城里弄之间,潜心致力于水墨写实人物画的创作和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辍追求新的艺术高度。
刘振夏生活经历坎坷,幼年丧母,在国民党任职的父亲远赴台湾,他跟随外祖父母长大,在“文革”中因家庭出身而遭受种种磨难。他为人诚恳,处事豁达,嗜画如命,尤其酷爱人物画。他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在学生年代便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几十年来他东寻西找,上下求索,树立了清晰、明确的目标:用绘画为当代人写照。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普通人,富于深刻性、典型性、生动性、趣味性,不仅画出了人物各自的“味道”,而且凸现了人物迥异的个性,使人过目难忘。他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用于人物画,看似随意而又酣畅的笔墨中充满情趣。他的画外松而内紧,一气呵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墨风格。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鸿声在开幕式上致辞
方增先于1981年、2005年、2009年三次撰文评介刘振夏的艺术。他在《寂寞修正果》一文中写道:“听说搞艺术的人如果真能得道,往往‘耐得寂寞’。‘耐得寂寞’这四个字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或许要能够读懂刘振夏,就能够理解其中的真正涵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在看过刘振夏近作后表达了由衷的赞佩,认为他在写意和写实、造型和笔墨的结合上取得了独到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著文《优秀者中的优秀者——人物画家刘振夏》,称赞其作品的过人之处是“既有速写的生动性,又有创作的严谨性;既有视觉的感染力,又有耐人品评的品格”,并指出:“刘振夏在艺术上的成功除了他不凡的天赋、勤奋和悟性之外,‘耐得寂寞’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对我们当前的美术界应该是启示良多。”美术史论家薛永年著文《出色成就,艰难探索——刘振夏的水墨人物画及其启示》,称刘振夏是“后半个世纪中新时期至新世纪初融合中西派的翘楚”,“在新时期的画坛上,刘振夏是个天分很高、命运跌宕、成就突出、又善于把握命运的奇才”,他的作品风格“兼有南秀北雄,可谓雄健、峻拔、遒润而朗畅”。
展览开幕式后还举行了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研讨会,邵大箴、孙克作为学术主持,郎绍君、范迪安、刘曦林、裔萼等学者专家对刘振夏“寂寞修正果”的执著精神及其在水墨人物画领域取得的艺术成就予以高度评价。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刘健在开幕式上致辞
画家刘振夏致答谢词
画家刘振夏陪同嘉宾参观画展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