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坦威钢琴
施坦威的产品不仅是弹奏一架三角或者立式钢琴,赏心悦目和动人心弦的声响,而且还是人类追求完美音乐的朋友的安全保值的投资,施坦威产品的价值逐年上升,这使它成为国际性追求的投资保值对象;可以世代相传的令人骄傲的固定资产。同时作为促进年轻一代天才发展的长期智力投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曼哈顿的钢琴博物馆等世界各大博物馆对其均有收藏;它还格外受到白宫的青睐,罗斯福、杜鲁门、里根等美国历史上的多位总统都将其作为珍贵的收藏品。
施坦威——“最好钢琴”的代名词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品牌,“施坦威”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钢琴”的代名词。自它诞生起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国际顶级钢琴演奏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施坦威作为首选。世界著名音乐家麦斯特·阿图尔·鲁宾斯坦曾说过:“施坦威就是施坦威,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与之相仿。”然而,至今为止价值最高的一款施坦威钢琴的所有者,却是一位中国的小琴童。他拥有这架价值800万、堪称艺术珍品的“和谐之声”艺术外壳钢琴时,还不到九岁。
拥有施坦威的是中国9岁小男孩
这位名叫郭卡森的小男孩,有个大名鼎鼎的父亲,他就是以敏锐的眼光和犀利的见解著称的大连玥宝斋主人、著名收藏家郭庆祥。今年6月,在施坦威推出最新一款全球独一无二的“春日时光”艺术外壳钢琴时,施坦威汉堡公司副总裁维尔纳·胡斯曼特意将郭庆祥作为贵宾请上台,并请他点评这款由美国艺术家瑞克·穆托设计的最新杰作。
这架路易十五风格的M形三角钢琴,周身布满了花费整整一年时间用手工绘制出的伊甸园般美妙的春日图景:蓝天白云,流水潺潺,草长莺飞,鲜花绚烂,由内到外散发着卓越的艺术气质和柔美绚烂的春日气息;当动人的旋律响起,满园春色更是化作跳动的音符,将所有的一切围绕,让时光也仿佛停驻。
郭庆祥给予这架融工艺与艺术为一体、价值280万元的施坦威钢琴以高度赞誉,并表示也很有意愿将其收藏。但对他而言,自己两年前送给儿子的那架举世无双的“和谐之声”艺术外壳钢琴,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上,才是施坦威钢琴真正的“王中之王”。
中国水墨画与施坦威的造琴工艺结合
2009年11月5日,德国汉堡,世界顶级钢琴品牌“施坦威”的生产车间里,洋溢着一种激动和喜庆的气氛。施坦威汉堡公司副总裁维尔纳·胡斯曼的美丽女儿,在包括中国远道而来的郭庆祥一家人在内的众人期盼的目光下,慢慢揭开场地中央一架钢琴上蒙着的红色幕布。原本鸦雀无声的现场,因为这架堪称惊世之作的施坦威钢琴的亮相,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这架耗时整整4年完成、出厂价高达800万元人民币的“和谐之声”艺术外壳定制钢琴,外观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钢琴外壳,甚至超越了以往所有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所具有的视觉震撼力,从琴身到琴凳都镶嵌着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石齐的名作《孔雀》。原作中五彩斑斓的孔雀羽翼、灵动的潺潺流水、盘根错节的树枝与石块,全部由超过40种珍稀原木的天然色彩和空前绝后的手工拼贴技艺呈现。
胡斯曼先生亲手将这件世界“钢琴之王”与中国当代名画的完美结合之作的钥匙交到郭庆祥手中,饱含深情地说:“这架钢琴我们取名‘和谐之声’,是因为它融合了东西方对于美的共同理解。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中,和谐也是一切事物的原则。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和谐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
“和谐之声”的诞生,缘起于郭庆祥曾为儿子买过一架100多万元的施坦威钢琴,并由此结识了施坦威钢琴德国公司副总裁兼施坦威钢琴中国公司董事长维尔纳·胡斯曼。在与胡斯曼交流的过程中,郭庆祥了解到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悠久的历史,于是长期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的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想把经典的中国水墨画与施坦威的造琴工艺结合,定制一台施坦威艺术外壳钢琴。”
当郭庆祥将30余张吴冠中、石齐的作品摆在施坦威的制琴团队面前时,他又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中国的水墨画离不开笔墨和宣纸,所以我的要求是,如果不能直接用彩墨来绘制图案,那么我定制的这台钢琴的琴身上就索性不要有人工合成的任何颜色。”
这对于施坦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施坦威以前也有过将绘画画在钢琴上的先例,但是郭先生提出以镶嵌和拼接的方式将绘画表现在钢琴上会更加持久。这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但我们的口号是‘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我们准备将想法付诸行动。”胡斯曼说道:“最终我们选择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石齐于1989年创作的彩墨画《孔雀》作为蓝本,定制世界顶级纯手工打造标准演奏钢琴‘和谐之声’。因为这幅画作仿佛流淌着欢乐的音律,色彩丰富,我们决定用40余种实木来体现画作中的40多种颜色。”
“和谐之声”打造顶级钢琴耗时长达四年
制造“和谐之声”的过程漫长而艰难,但施坦威制造艺术外壳钢琴从来不计成本。仅从选材来说,专门的木材技术专家要求非常苛刻,木材不能有洞,不能有结,树不能长得太快,否则木材的纹理间隙就会太宽,而木材进厂后还要被进一步筛选,最终被选中的也就只占两到三成,而脱水、铸型等再加工环节则是为了确保钢琴到了用户那里不会变形或出现问题。
位于德国黑森林的Moerle工坊完成了木料选材的艰巨任务,他们找到了40余种不同木材的树皮饰面,包括玫瑰木、黄花梨、鸡翅木、枫木、橄榄白蜡木、郁金香木、望加锡黑檀木等,精心挑选出上千块适合表达《孔雀》画作图案与色彩的原木,再按画作部位要求雕琢成为饰面。原作《孔雀》中五彩斑斓的羽翼、灵动的流水、盘根错节的树枝与苍茫的石块等造型,完全由不同种类和色泽的高档木材全手工拼嵌打造。6米长的琴身上每一块部件都需要毫厘不差的精确测量,而每一片拼接镶嵌的原木素材都标有编号。
施坦威制琴技师中经验最为丰富的UweMaier亲手检测了每一块饰面的质量:“这是一次极为罕见而伟大的创作。我的一生都会为自己能够带领团队完成‘和谐之声’的制作而深感骄傲。你可能无法理解当‘和谐之声’要离开汉堡的那天,我们为什么如此依依不舍?答案在这台钢琴的12000个部件里,我们竭尽所能,投入了全部的热情。”
施坦威德国公司还运用了一种特殊的加热工艺,配合仪器的精准定位以确保纹理细节的完美对应。原木素材组成的拼图被拼接整合后,再一一被极为小心地粘在钢琴外层的琴身上,并用高强度的压力夹固定一天一夜。整个过程中,技师必须非常谨慎,以确保所有的拼图能够完美地与画作相匹配。施坦威汉堡公司总裁托马斯·库勒先生说:“整个过程就像是一个迷宫,我们的技师们需要不断地打磨调整,直到找到一条最完美的路径。”
“和谐之声”的打造是全封闭的,所有参与其中的设计师及工人都感到神圣而荣耀。在此期间,由于制作成本的增加,出厂价也从最初的60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了800万元。这四年中,郭庆祥曾先后4次到德国汉堡的施坦威总部查看制造进展。画作原作者石齐也与施坦威相关技术部门有过十余次的讨论,使得整个制作方案趋于完善。
施坦威不计成本的制造,郭庆祥无预算上限的决心,最终,“和谐之声”这部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历时四年之久终于打造完成。在经过施坦威钢琴出厂前的专业调音之后,其清澈细腻丰富的音色变化也呈现出真正的“和谐之声”。
“和谐之声”的亮相,让所有见过它的人都为之折服。施坦威汉堡公司总裁托马斯·库勒先生说:“这是1929年以来汉堡公司制造的唯一的、也是最奇妙的一架钢琴。毫无疑问,她是一个有生命的艺术作品。我们祝愿她在中国发出最和谐的声音!”
而最惊喜和感动的,还是经历了4年漫长等待的郭庆祥。多年来痴迷于艺术品收藏的他把这架钢琴看作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并将其送给自己的儿子郭卡森。在“和谐之声”亮相时,郭庆祥身穿笔挺西装,正襟坐在台下,看着儿子郭卡森走上台,站在这台施坦威历史上最昂贵的、也是唯一一台与中国当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外壳定制钢琴前,鞠躬、坐下,抬起手臂,轻轻按下第一个琴键。一曲《肖邦奏鸣曲》终了,掌声雷动。本报记者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