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图)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图)

2012-09-13 13:19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陈辉瑞士写生作品陈辉瑞士写生作品

本报记者  朱永安    

今年4月,初春的瑞士尚有寒意,在拉沃小镇的古老街巷里,阿尔卑斯山区的湖水、雪山和葡萄梯田间,刘大为、王宏剑、赵卫等10余位中国画家兴奋地用画笔记录起各种美丽的景致,吸引了许多当地居民和游客驻足围观。8天的采风结束后,每一位艺术家都积累了不少写生画稿,带回中国进行深入创作。10月,由50多件作品组成的“水墨阿尔卑斯——中国画作品展”将亮相北京荣宝斋,中国艺术家如何用水墨来表现瑞士风光,让人期待。

与其他艺术交流不同的是,邀请艺术家采风、举办展览等一系列活动的策划和主办者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家来自瑞士的公益组织——瑞士水墨基金会。日前,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田德来华商讨展览事宜,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对于致力推广中国文化的田德而言,在瑞士成立一家以“水墨”为名的基金会并非异想天开。此前在欧洲从事经济工作时,他便已倾心中国艺术很久。田德说,和许多瑞士人一样,自己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国家,“我自己很小就见到过中国的绘画,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传承正是中国文化不断绵延的表现之一。”

 

 

在田德看来,推广中国文化需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一点一滴地做起。“中国的艺术种类有很多,但水墨艺术最适合表现阿尔卑斯山脉的自然景观和瑞士小城镇的风土人情。对于西方人来说,理解中国的水墨画并不容易,邀请中国画家到瑞士采风,让他们用中国的水墨语言描绘瑞士人熟悉的景致,观众更容易理解。”田德回忆中国艺术家采风创作时的场景说,有些围观游客在看到艺术家完成的写生画稿时,甚至觉得比实际景色还要美,因为这些风景是用中国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他们熟悉的,但形式又完全不同于他们熟悉的西方艺术。中国水墨画的技法、构图形式等都十分复杂,我看艺术家们创作时,具体的每一笔都不知道什么意图,但是最终呈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这是件很神奇的事情。”田德说。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活跃发展,近些年西方收藏家在当代艺术领域经营中国艺术品的现象备受质疑,田德表示对此有所了解,但基金会的运作与这种现象完全不同。他表示,在瑞士成立一家公益基金会,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并按照公益机构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虽然他是注资人,但基金会并不属于个人。“我们的工作限定在文化和艺术交流的范畴内,事实上,中国画目前在西方也没有什么市场。从我们的意愿来说,也更关注如何推广和传播水墨艺术的问题,而不是市场的问题。”田德说。

田德坦言,虽然成立了关于中国水墨艺术的基金会,但是自己的团队对于中国文化和水墨艺术还只是处于初步学习阶段,选择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这样的机构合作非常必要。“要确保参与其中的是高水平的艺术家,展出的是高水平的作品。”田德认为,“中国绘画艺术和源自西方的油画或者观念艺术都没有可比性,因此判断一幅作品的好坏,中国朋友的意见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做的事情就容易偏颇,最终展示出来的既不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无助于实现真正的交流。”

田德表示,好的艺术必然能吸引人,许多人只是没有接触和了解这些艺术的机会。在他的长远计划中,将通过每年邀请中国画家到瑞士写生创作,积累一批优秀作品并以这些作品为基础,成立一个常年展陈中国水墨艺术的中心。“艺术中心将不同于其他的中国文化中心或者孔子学院,在那里将有包括笔墨纸砚以及书籍等在内的各种关于水墨艺术的素材,为瑞士人乃至欧洲人提供一个参观、讨论和学习中国水墨艺术的平台。”田德充满信心地说。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