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王震:收藏只为徐悲鸿(组图)

王震:收藏只为徐悲鸿(组图)

2012-09-17 11:38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王震上海徐悲鸿研究会理论研究部主任。收藏徐悲鸿书札(影印本)和照片280余通。徐悲鸿的友人、学生致王震的亲笔书函约300余通。 

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阳台改造成的旧书房,窗外爬满绿藤,屋内堆满书稿。午后采光极好,王震老人平素就是这样俯于窗前,奋笔疾书。一旁是由他主编的关于徐悲鸿的书,十五六本,堆得老高。

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屋内,聚集了非常完整的徐悲鸿生平资料。王震是上海研究徐悲鸿的专家,他像沙里淘金一样从无数的旧史料中收集徐悲鸿的书信、手札、老照片,还原他的点滴过往。而那些与徐悲鸿同处一时期的艺术家及徐悲鸿的学生,他们也都是活的历史,王震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不少徐悲鸿的往事。

为了研究和著述需要,王震日复一日的沙里淘金行为,竟使他成为徐悲鸿相关资料的收藏者,收集到徐悲鸿书札(影印本)280余通,多数从未公开面世;徐悲鸿的友人、学生约80余位艺术家致王震的亲笔书函约300余通,包括吴作人、叶浅予、谢稚柳、艾中信、古元、常书鸿、宗白华、黄苗子、郁风等。

 
 
 
 
 
王震藏徐悲鸿及其友人合照(f翻拍照)从左至右为:谢寿康、俞珊、田汉、吴作人、蒋兆和、吕霞光、徐悲鸿和刘艺斯。

1960年,王震被分配到上海中华书局(微博)辞海编辑所资料室任职,日常的工作就是埋首故纸堆,收集整理资料。儿时因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不方便,王震从小就不能像一般孩子一样出去玩耍、打闹,资料室和书房的狭小天地便是他的全部世界,而书籍则像给他安上了一对翅膀,可借力翱翔。他在资料室一坐就是半个世纪。

 

 

1980年代初,为了编著徐悲鸿著作,王震开始四处收集徐悲鸿资料。幸运的是,王震得到了一份编于1980年代初的解放前南京中央大学校友通讯录。徐悲鸿曾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通讯录上有艺术科的学生四五十人名单,均为徐悲鸿任教时的学生。通过通讯录上的地址,王震给当时身处国内外的徐悲鸿学生都写去信,告诉他们自己要研究整理徐悲鸿年谱,编撰出版徐悲鸿书信集等,请他们尽可能提供徐悲鸿书信的线索,并多多回忆老师的往事。

“有些学生当年比较热情,毕业时要求老师留念,徐悲鸿就给他们写对联、诗,因而手中留有不少徐悲鸿手札。一位香港的老先生八九十岁了,是徐悲鸿的朋友,他把徐悲鸿写给他的信和信封都印给我。”

“我也给曾经的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院长吴作人写信,他说他们跟徐悲鸿学习了几年,对徐悲鸿的事知之甚少,至于徐悲鸿写了多少信,那更像大海捞针。”王震说,“也有一些人刚开始不愿提供,后来见我编了那么多徐悲鸿的书,替他们留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他的老学生都非常感谢我。”

徐悲鸿的友人和学生后来也多半成了大艺术家,在世的都有八九十岁高龄了。其中多数老艺术家都给王震回过信,他们或热情提供徐悲鸿相关史料、追溯过往,或悉心解答王震困惑。王震在跟吴作人、叶浅予、谢稚柳、艾中信等80余位艺术家交往过程中,积攒下了他们亲笔写给自己的书函不下300余通,不过这些信所探讨的主题无不围绕着徐悲鸿,从徐的日常琐事、教学、交往到他的艺术修为。

这些珍贵的书函成了王震辛勤工作的见证,当人人都在费尽心思收集名人手札,王震却在无意间集齐了这样一个庞大而有意义的专题。

王震最珍贵的珍藏是吴作人1984年5月26日写给自己的亲笔函,谈及这封信,王震略显激动。他从层层叠叠的一摞书函中将其找出,一字一句念给《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听。“谈及这封信,其中的故事可多哩。”王震说。

“甘登信先生寄给我一封没有抬头的信,他告诉我说这是徐悲鸿先生的手迹,班上同学传阅时最后留在他的手上,但是没有抬头,不知道信是写给谁的。”王震就给吴作人写去两封函,一函提到这封信的由来,问他这封信是不是写给他的。另一函是王震向吴作人打听一张8人合照的来龙去脉,照片上包括吴作人在内的7位通过对照史料,都能确定其姓名,只有其中一位怎么打听都不知道是谁。

 

 

吴作人就给王震回了这样一封信,信中告知王震,徐悲鸿那封信并非写给自己,具体写给谁他也不知,不过已将信件转交给艾中信,请他帮忙查阅。至于那张照片,吴作人非常激动,他在回信中说:“第二函附的照片,我原保存一张,在十年动乱中已失去,希望你给我印两三张,能多印几张更好。因为在此照中尚存有三人,加上给徐悲鸿纪念馆一张。时间可能在一九二九年初。这是南国社在南京第一次公演之后。”

这张照片是王震通过搜寻史料,在民国时期的《南国月刊》上翻拍的,后来弄清楚照片上的人,分别是谢寿康、俞珊、田汉、吴作人、蒋兆和、吕霞光、徐悲鸿、刘艺斯。而王震遍寻不知的那位正是吕霞光,因为很早就去法国定居了,所以国内鲜有人认得他,但是吕霞光在法国的画室,是不少中国艺术家在法国的聚集地。而《南国月刊》则是1927年田汉与徐悲鸿一起创办的南国社刊物,刊登有很多旧时照片和资料。

为了编著关于徐悲鸿的著作,王震还翻遍了从1926年到1994年这七十年间的旧报纸、期刊和杂志,截取时人对徐悲鸿的评论;在解放前的良友杂志、上海时报、美术画报等期刊上也翻拍到不少徐悲鸿的画作和照片。

王震说,他的收藏仅仅为了便于研究和著述,这是动力也是目的。

1995年,徐悲鸿诞辰100周年,王震给他尚在世的学生和友人们去信,请他们写回忆文章,最终出了一本《徐悲鸿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以作纪念。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