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诗人、文学家北岛的首个摄影展《零镜》将在北京798艺术区的香港当代美术馆展出,为期一个月。展览展出的12组作品(14张照片)是北岛最近十年来在摄影方面的影像积累。10月6日起,这套作品同时也在广州红专厂的香港当代美术馆(广州分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出。北岛解释“零镜”和他最近的一幅水墨作品名一样,有着“从零开始,源起”的意思,而“镜子”则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意象。
金斯堡嘲笑他相机太差
人们对于北岛的印象都停留在文学的光景里,当不少人听说北岛将要举办摄影展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哦,是那个诗人北岛么?是那个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北岛么?是《时间的玫瑰》的作者北岛么?是入围诺贝尔的北岛么?……没错,确实是那位文人北岛。
2009年,北岛一手操办的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节上,现场有捕捉诗人们朗诵诗歌时的各路“长枪短炮”,有人留意坐在第一排的诗人北岛和他身上挂着的嘉宾牌,却没有人留意他手上拿着的一台小数码相机。在闭幕朗诵会上,偌大的舞台背景上升起诗歌节的Logo和从观众中投射而来的人影,看起来灵动鬼魅,光影感十足。
诗歌节后不久,早报记者把自己拍的一组诗歌节的照片发给北岛,供《今天》杂志的诗歌节专辑配图,北岛从几张照片里挑中那张“舞台”上的人影的照片并大为赞赏,末了说了一句:“当时我也想拍的,可惜相机(硬件条件)不够。”
2010年,早报记者同样在北岛举办的一次诗歌节上遇见他,他很高兴地和记者分享:你看,我买了一台新的欧林巴斯(Olympus)相机。当时数码微单刚开始流行,北岛脖子上挂了一款刚出不久的欧林巴斯E-P1。
这绝不是北岛的第一台欧林巴斯相机了,事实上,他的第一个微型相机就是一台欧林巴斯的胶片机,而介绍他这台相机的人,也是他传说中的第一个摄影师傅——诗人艾伦·金斯堡。1990年夏天,他们一起去首尔参加世界诗人大会。金斯堡上蹿下跳地到处拍照,一会儿拍树上的乌鸦,一会儿拍黏在胶带上的蟑螂。当时北岛也带了一个傻瓜胶片相机,却被金斯堡嘲笑“太差,完全不能靠人控制”。金斯堡把自己的全手动欧林巴斯介绍给他,金属外壳、折叠式,并强烈建议他去二手店买一台这样的二手机。并且,金斯堡像个老师一样分享了自己的摄影经验:在摄影中一定不要用闪光灯,会把所有的空间都压缩成平面,缺乏真实的氛围。
很快,北岛在波士顿的一家二手器材店里买到了一台欧林巴斯,在数码相机出来之前,这台相机陪伴他度过了大多数的海外岁月。不过很可惜,北岛似乎并不善于保存自己的照片“底片”,即便是换上了现在的数码欧林巴斯,他也经常弄丢原来的高质量的数码文件:“我这几年偶尔会把拍摄的照片上传到‘今天’的论坛上,”他无奈地笑说,“论坛对图片大小是有限制的,我往往压缩了之后就直接覆盖了原图,再要找大图就找不到了。”所以,更别提他当年在美国时拍摄的胶片了,“可能留了一些在美国的家里,但是我也早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曾用摄影做文学的掩护
从第一台胶片欧林巴斯再往前追溯十余年,根据北岛的回忆,他甚至差点举办了人生“第一个”摄影展。1974年,北岛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经常给师傅拍照。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就找到这个二十多岁、做铁匠的年轻人。但彼时,他“满脑子盘算的是怎么借这个机会完成构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说”。于是他提出要建一个暗房(事实上则是用来秘密写作),在日后的一个多月,他在这个独立的“黑匣子”里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以及一些诗歌。但后来因为“出事”了,摄影展并没有办成功。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是北岛摄影师的一个与文学同步的起点,虽然他开玩笑地说:“(当时)我利用摄影做掩护,给自己的写作寻找便利的条件,可以说最初就动机不纯。”
如今,北岛已经不需再利用摄影掩护什么。从2003年开始,他在各处游历期间,开始有意识地用数码相机进行摄影创作。但他一直谦虚地自嘲是“摄影爱好者”,摄影只是“旅途上打发无聊的一种方式”。
但显然,诗人北岛在“无聊”的时候用相机拍了很多“有趣”的瞬间,影像成为他写作的另外一种方式,而且他介入摄影的角度也和普通人不一样。对于光影、符号、色块、几何这些“非纪实性”的元素,北岛有着天然的敏感度。由于拍摄的对象往往局部且抽象,朋友们在看照片时总忍不住要问及他是哪里拍的、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拍这张作品。对此,他总是习惯性地说:“这个画面的拍摄很‘偶然’,我是‘偶然’看到了那片光,‘偶然’地路过……”
诗人摄影,人们常常好奇这内在的联系。北岛说:“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这和写诗有点像,你刻意想写往往写不好。依我看,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相遇的过程。
■诗人首个摄影展《零镜》10月在北京广州举办
■展出12组作品共14张照片
旅行带来的拍摄动力
东方早报:
北岛:算算时间,这次展览除了早期的一张之外(指展览作品《视野》,2004年),其他基本都是2007年到2011年的作品。之前的作品我个人觉得风格都不算太明显。2012年开始,由于我身体不太好,就很少拍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拍得还是太少,之前去旅行的时候应该多拍一些。
我这几年的很多照片和田田(北岛女儿)也有关系,我们一起去德国、奥地利、瑞士旅游,在旅途中会互相拍照,这无形中给了我拍摄的动力。
我在香港的时候没有拍照的冲动,还是要去旅行才行。在香港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画水墨画,一画就是四五个小时,时光一下子就过去了。
如果今后再要旅行的话,我觉得还是要整一台专业一点的相机,到这次要做展览,我才发现自己的相机实在太业余了。(笑)我现在最专业的一台相机是欧林巴斯的第一款数码微单(Olympus E-P1)。另外,我自己还是太懒了,要做一个摄影师,还是应该相机随身带。
东方早报:
北岛:那组就是用我的那台欧林巴斯拍摄的。是我和也斯、顾彬一起去马来西亚的冰城旅行时拍的“煤墙”。冰城气候特别闷热,住的地方空调也没有,我每天都被这个气候整得晕晕的。有一天出去逛,很偶然地看到这面墙,冰城这样的墙面似乎很多,可能和当地的湿度很高有关,这些煤长年累月地黏附在墙上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当时我拍了十几张,对墙壁的肌理、纹路特别感兴趣。这组作品我最先发表在“今天”的论坛,但是由于论坛上对图片大小有限制,所以我在缩小了尺寸后往往忘记保留原图,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照片很多都放不大的原因,原图实在是找不到了。
这次展览的另外一张《辞源》也是当时旅行时拍摄的。冰城是一个华人聚集的城市,这张照片类似于大家族的族谱,上面的字是每一代人的辈分,有一些已经几十代了,当时看到还觉得有点瘆人。
线条色块与光影的吸引力
东方早报:
北岛:那张是2007年,当时不太清楚自己要什么风格。但后来几年有一段我感觉自己像抽风似的(拍得很多)。2009年是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节,来参加的一个德国诗人2010年带我去参观了德国一个小城市,我几乎想不起名字了。那座城市受到“新青年”的建筑风格影响很深,我在那里拍了很多作品。这次展览的《平衡》就是我偶然看到的那座城市的一座雕塑。另外《色调》系列中的一张也是当时拍的,是我做讲座时偶然看到的台下的椅子,我觉得在当时的光影下,线条和色块的关系很有趣,也很抽象,完全脱离了“椅子”的概念。后来我拍完给顾彬还有其他朋友看,他们都看不出拍的是什么。
东方早报:
北岛:“红色”那张后来被用作《暴风雨的记忆》一书的封面设计。那天我和田田在柏林看一个展览,忽然我就看到水泥地上投了一大片红色,那完全是一瞬间的画面,一秒钟过后就变成了其他颜色。“绿色”那张也很偶然,应该是在坐火车的时候,我对着窗外的风景拍了一张。
东方早报:
北岛:我觉得“窗户”是很有形式感的(对象),而且往往和光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你比较喜欢的那张展览作品是在一个小博物馆拍的,是栋老式建筑。作品里的那个窗子其实是一个窗户的影子,投在了一层纱布上。
东方早报:
北岛:那是2011年5月,我去波兰的克拉科夫参加纪念米沃什100周年的诗歌节。那个诗歌节除了有诗朗诵的节目之外,也做了一些装置艺术:主办方在一个广场上搭了一个房子供人们自由地穿行。那张照片就是逆光下,那个建筑里投射出的人影。
原来我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摄影风格,一直都是瞎拍,慢慢地我感觉自己好像确实对这些光影的东西比较敏感。
(9月中旬,北岛在香港接受早报记者的访问,早报记者沈祎同时也是《零镜》策展人。)